[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7563.0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5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32 | 分类号: | C10K1/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吕明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危险废物 等离子体 气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颗粒滤网,所述颗粒滤网一侧设有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外侧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套接有护手套,所述手动阀门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处理箱,所述净化处理箱内侧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滤芯,所述净化滤芯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换料盖,本实用新型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有效调高吸收有害物质的效率,能够对吸收材料进行更换,可以手动控制气体的流通速度,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的可操控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属于有害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是继固体、气体、液体三态后,列为物质的第四态,由正离子、负离子、电子核中性离子组成,因体系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称之为“等离子”,现有的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在使用时,对于有害气体的吸收部件,通常为不可更换结构,长期使用后吸收效果差,严重影响使用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多数装置不具备气体流量调整结构,使用时不利于操控,安全性差,为此,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有效调高吸收有害物质的效率,能够对吸收材料进行更换,可以手动控制气体的流通速度,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的可操控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颗粒滤网,所述颗粒滤网一侧设有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外侧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套接有护手套,所述手动阀门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处理箱,所述净化处理箱内侧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滤芯,所述净化滤芯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换料盖,所述换料盖一侧设有活性碳填充区,所述活性碳填充区外侧设有颗粒滤层,所述颗粒滤层外侧设有金属网层,所述净化处理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一侧设有排废口。
进一步而言,所述手动阀门一侧固定连接于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与手动阀门连接处开设有结构相匹配的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螺纹环一侧固定连接于手动阀门,所述螺纹环位于手动阀门一侧正中央。
进一步而言,所述净化处理箱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台一侧固定连接于气化炉,所述手动阀门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台。
进一步而言,所述净化滤芯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净化滤芯位于净化处理箱内腔中央,所述净化滤芯与净化处理箱之间留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通过设有净化滤芯,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有效调高吸收有害物质的效率,能够对吸收材料进行更换,有利于本装置的长期使用,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气化装置,通过设有手动阀门,可以手动控制气体的流通速度,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的可操控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避免和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7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