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6859.0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夫永;李勇;陈宇辉;钟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H04M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百拓共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97 | 代理人: | 卢刚 |
| 地址: | 51026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自行车 手机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其包括:一表体、一第一表带、一第二表带以及一固定件;其通过将传统手表与固定件结合的方式,通过手表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作用,将表带固定于自行车把手处,接着便可将手机固定至固定件处,该种结构简单可靠并能够保证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使得固定在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的手机更加稳定,且其具有的看时间功能的实用性以及体积的小巧也方便了使用者的携带,不占用太多空间,增加了出行的便利和安全性。同时,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可拆卸地连接,一方面保证了第二表带与表体连接的稳固性,另一方面,便于第二表带的安装和取下,可以使用户在需要从手腕上取下智能手表时,快捷地取下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不影响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力,已出现了各种安装于汽车车辆上的手机固定装置,而现在随着全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大力倡导,同时伴随着共享自行车的兴起和手机导航的广泛使用,自行车手机支架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短途骑行普遍不会为导航而专门携带手机支架,手持手机导航就成了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ZL20132008098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与支架主体相配合的支架抱箍,支架主体与支架抱箍之间活动相连,所述支架主体侧壁两边对称设置有主体卡块,支架主体底部边沿处设置有防滑支撑板,所述支架抱箍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皮条,支架抱箍上安装有支架抱箍旋钮,支架抱箍旋钮上设置螺纹紧固杆,所述螺纹紧固杆伸入支架抱箍内。该实用新型的支架主体与支架抱箍为分体式结构,支架主体与支架抱箍之间通过卡扣式连接,支架抱箍上安装有支架抱箍旋钮,支架抱箍外壁上设置有支架抱箍开关,支架主体下方设置有主体控制开关,可见,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复杂,经济性差,安装及使用并不简便易行,且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式活动连接易遭剧烈颠簸而发生脱扣现象,同时,该支架体积较大,对于短距离的使用及携带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携带方便、便于安装的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解决短距离骑行普通自行车手机支架携带以及安装不方便等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用于固定在一自行车把手上支撑一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包括:一表体、与所述表体可拆卸连接的一第一表带、与所述第一表带可拆卸连接的一第二表带以及设置在所述表体上的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表带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表带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连接件,两端部的所述连接件配合实现所述第二表带的扣合,用以将所述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扣接固定在所述自行车把手上或佩戴在手腕上;所述固定件,其用以将该手机固定于所述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表带两端部的一磁铁,所述第二安装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带上端设置的安装凹槽以及镶嵌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底部的预定数量的磁性件,所述安装凹槽用以安装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铁相对应。磁铁采用强性磁铁,保证了使用时,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紧固连接,同时,再将该手表式自行车手机支架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时,所述第一表带两端部的所述磁铁在吸附自行车车把时能互相吸牢,增加了安装的可靠性,固定牢靠,不会发生移动等现象。
优选的,所述磁性件密布于所述安装凹槽内底部,使得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使得手机固定于表体上时,位置可调。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含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表带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安装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包含设置所述第二表带内壁上的凹陷槽与一锁紧弹簧,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槽相匹配,所述锁紧弹簧锁紧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术学院,未经广州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6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