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2839.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明;廖博;刘明浩;吴文宝;杜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9/00;A45C13/00;A45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29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背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背包,属于背包领域,所述背包本体、折叠凳和背带,所述背包本体包括背包支撑架、套设在背包支撑架上的背包网布,所述背包支撑架内侧焊接有折叠凳支撑架,所述折叠凳可拆卸的安装在折叠凳支撑架内,所述背包网布包括围设在背包支撑架四周的围布一、设置在背包支撑架上部的围布二和设置在背包支撑架底部的围布三,所述围布一分别与围布二、围布三通过拉链连接成一个闭合的腔体,所述背带连接在背包本体的一侧,解决现有背包作用单一的问题,为户外运动者提供更多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背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背包这种便利的储物物件,传统的背包只能储物这单一功能,且传统背包内的物品由于重力作用下,使得物品积于背包底部,容易损坏物品,重物集中于背包的下半部,使得背包者容易疲惫。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出现,他们平时旅行常用一个背包储物,背包里装的是他们的全部物品,一人一包徒步就出发了,他们常常会去很多地方,有时候走累了没有可以坐的椅子,就只能在石头上或者直接坐在地上休息,极为不舒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基于上述原因,现在需要设计一种背包,可以为“背包客”提供更多的便利,能同时具有可坐、可放置物品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背包,解决现有的背包功能单一的问题,且具有坐凳和桌子的作用,为户外运动者提供更多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折叠凳和背带,所述背包本体包括背包支撑架、套设在背包支撑架上的背包网布,所述背包支撑架内侧焊接有折叠凳支撑架,所述折叠凳可拆卸的安装在折叠凳支撑架内,所述背包网布包括围设在背包支撑架四周的围布一、设置在背包支撑架上部的围布二和设置在背包支撑架底部的围布三,所述围布一分别与围布二、围布三通过拉链连接成一个闭合的腔体,所述背带连接在背包本体的一侧。
所述背包支撑架包括杆件一、杆件二、杆件三、杆件四、杆件五、杆件六、杆件七和杆件八,所述杆件一、杆件二、杆件三、杆件四顺次焊接成一个四边形,所述杆件五与杆件一、杆件二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杆件六与杆件二、杆件三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杆件七与杆件三、杆件四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杆件八与杆件四、杆件一垂直焊接固定。
所述背包支撑架为中空的橡胶管或金属管。
所述杆件二和杆件四为可伸缩杆件。
所述折叠凳包括两根架体,两根架体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一起,所述两根架体有横轴一端固定有网布。
所述两根架体铰接处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网布上设有内袋,内袋里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袋与两根架体匹配成容纳筐。
所述背包本体靠近背带一侧的围布一内侧,设置有海绵夹层,所述围布一、围布二和围布三采用防水布料。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背包支撑架做背包的支撑,可以有效的利用背包中的空间,且可以根据背包容量,适当将背包内部多分成几个小的容纳腔,且在背包支撑架内焊接折叠凳支撑架,用来固定折叠凳,方便折叠凳的收纳,同时起到稳固背包支撑架的作用,传统的背包常为一个整体的布包,我们采用三块围布,并通过拉链可以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是便于取出凳子,和收纳生活用品,当然拆除掉背包支撑架和折叠凳支撑架,三块围布连接在一起也是可以使用的,这种多功能背包特别适用于远足或者户外运动者使用。
二、本实用新型中,背包支撑架至少包括杆件一、杆件二、杆件三、杆件四、杆件五、杆件六、杆件七和杆件八等八根杆件,同时焊接在一起,能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中,背包支撑架为中空的橡胶管或金属管,材质轻便,方便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2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