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0910.7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吴伟峰;王霄;张焱;穆帅;葛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6 | 分类号: | A61B17/76;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 地址: | 21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股骨颈 骨折 固定 空心 螺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钉杆,所述钉杆内腔开设有通孔,所述钉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尾,所述钉尾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钉尾外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钉尾内梅花形设计,与原有内六角设计相比,有效增加钉尾与螺丝刀的接触面积、增加旋转力矩,并且钉尾外梅花形设计,较原有圆形钉尾再次增加螺钉与螺丝刀接触面积,再次增加旋转力矩,提供二余度防滑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是一类常见骨折,对于garden分型Ⅰ、Ⅱ及65岁以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内固定也能有效降低股骨头坏死率。自攻空心螺钉(AO,φ=7.3mm),是一种常用内固定材料,用于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可靠、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技术。
现有标准规格内固定螺钉,常规为内六角设计,抗滑丝能力低,由于股骨颈骨折骨愈合后,骨痂强度、硬度高,有报道表明在股骨颈骨折术后12-18 个月,取出内固定时,滑丝率高达30%以上,尤其在青年男性股骨颈患者中滑丝率更高,常导致内固定取出失败或增加取出螺钉时骨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通过钉尾内梅花形设计,与原有内六角设计相比,有效增加钉尾与螺丝刀的接触面积、增加旋转力矩,并且钉尾外梅花形设计,较原有圆形钉尾再次增加螺钉与螺丝刀接触面积,再次增加旋转力矩,提供二余度防滑丝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包括钉杆,所述钉杆内腔开设有通孔,所述钉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钉尾,所述钉尾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钉尾外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
可选的,所述钉杆另一端表面开设有外螺纹。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腔呈内梅花型结构,所述第二凹槽外壁呈外梅花型结构。
可选的,位于第二凹槽一侧设有加强肋条。
可选的,所述钉尾截面积大于钉杆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由于钉尾的第一凹槽处采用内梅花形设计,与原有内六角设计相比,有效增加钉尾与螺丝刀的接触面积,旋转力矩增加>50%,可抗滑丝能力较原内六角设计明显增加,可有效减少钉尾滑丝几率,为第一重抗滑丝设计。
2、并且钉尾外壁的第二凹槽采用外梅花形设计,较原有圆形钉尾再次增加螺钉与螺丝刀接触面积,再次增加旋转力矩,提供二余度防滑丝结构,当内梅花形因扭力过大,导致螺纹破坏,外梅花形结构仍可以使用配套设计的套筒样扳手,再次予以提供更强的旋转扭力,将滑丝的螺钉取出,或通过咬骨钳咬合旋转,将滑丝的螺钉取出,通过加强肋条,可有效加强钉尾处第二凹槽边缘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的钉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用空心螺钉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0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