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机箱内光纤的走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8585.0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杰;孙静;史泽东;秦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机箱 光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箱内光纤的走线结构,使后面板与光开关模块、EDFA模块之间预留出最大面积的空当,在光开关模块一侧预留出最大面积的空当,划分出EDFA模块盘纤区域,光开关模块盘纤区域,光接口法兰座区域,数个四联光接口法兰座、光开关模块光纤、EDFA模块光纤各置于自己区域中,输入光接口、输出光接口分别集中固定于后面板上,EDFA模块、光开关模块的光纤端头连接有光接口对接头,光纤对接通过光接口对接头与光接口对接来实现。效果是区域分割清楚、合理,减少光纤的错乱堆积和交叉走线,采用转接用四联光接口法兰座使得光纤对接更为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内光纤走线,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机箱内光纤的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般通信机箱,尤其是机箱内部包含有光纤的模块在布局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光纤的盘绕方式及走线情况成为难题,因为空间有限时,若机箱内部各模块布局不合理,光纤在盘绕时可能会出现光纤弯曲度过大而造成光纤损坏或者光纤盘绕交叉的现象。有时,光纤走线会布满整个空间,光纤盘绕复杂并出现交叉情况,使盘绕难度增大。如何能够合理地进行机箱内部各模块的结构布局,降低内部光纤盘绕方式的复杂程度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机箱内光纤的走线结构,通过优化机箱内部各模块的空间布局,增加模块走纤空间区域,使得机箱内部走线更加顺畅。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机箱内光纤的走线结构,包括后面板、EDFA模块、光开关模块、光接口对接头、线卡扣、光接口、输入光接口、输出光接口和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联光接口法兰座,所述的四联光接口法兰座为直角折弯板体、在两侧板上有长开口槽,其中一侧板上有对称分布的四个与光接口配合的通孔、四个光接固定于四联光接口法兰座的四个通孔上,EDFA模块、光开关模块分别固定于机箱前部的底板上,使后面板与光开关模块、EDFA模块之间预留出最大面积的空当,其中,靠近EDFA模块的空当为EDFA模块盘纤区域,且使光开关模块一侧预留出最大面积的空当为光开关模块盘纤区域,数个四联光接口法兰座固定于后面板与光开关模块之间空当的底板上且可左右调整,光开关模块的光纤采用盘纤结构盘成近似圆形可置于光开关模块盘纤区域内,EDFA模块的光纤采用线卡扣盘成近似圆形可置于EDFA模块盘纤区域内,输入光接口、输出光接口分别集中固定于后面板上,其中,输出光接口固定于靠近光开关模块一侧的中部后面板上,EDFA模块、光开关模块的光纤端头连接有光接口对接头,光纤对接通过光接口对接头与光接口对接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域分割清楚、合理,减少光纤的错乱堆积和交叉走线,采用转接用四联光接口法兰座使得光纤对接更为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联光接口法兰座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联光接口法兰座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内部光纤走线方式进一步加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8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封防过热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触控设备和支撑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