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8434.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1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邹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造影 头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下端,所述底板上侧一端固定连接矩形块下端,四个导杆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内,四个所述导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活动板下侧对应的一角,所述活动板中部设有对称的滑槽,对应两个所述滑槽所在的所述活动板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上三角块上侧,所述活动板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安装块上端,本实用新型涉及头部固定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根据患者头部大小调节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两个夹板将患者头部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部固定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病人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头部的造影照射,大部分的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是老年人,老年人在造影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紧张或者身体原因上的抖动,导致头部可能会产生晃动导致图像模糊,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无法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调节,在患者头部较小时,头部容易产生晃动,这样就增加了对患者误诊的可能性,所以亟于制作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用于头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下端,所述底板上侧一端固定连接矩形块下端;
四个导杆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内,四个所述导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活动板下侧对应的一角;
所述活动板中部设有对称的滑槽,对应两个所述滑槽所在的所述活动板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上三角块上侧,所述活动板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安装块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丝杠一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上三角块中部,所述丝杠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一两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安装块一侧,所述丝杠一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块,所述丝杠一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一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滑块分别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对应的一端,两个所述滑块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L形杆竖杆下端,两个所述L形杆竖杆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滑槽内,两个所述L形杆横杆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夹板一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丝杠二一端铰接所述矩形块一侧,所述丝杠二一端穿过所述矩形块,所述丝杠二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一侧中部,所述丝杠二另一端螺纹连接并穿过条形杆中部,所述条形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下三角块一端,两个所述下三角块下侧均贴合所述底板上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上三角块及对应的所述下三角块斜面相对一侧相互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夹板相对一侧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根据患者头部大小调节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两个夹板将患者头部固定。
2、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调节活动板的高度调节患者头部高度,可将患者头部调节至适宜造影照射的高度。
3、本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未经陈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8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测量脉冲发生器用旋转阀转子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阶梯布置结构的汇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