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8023.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邓颖;曾千千;梁晓雨;史蒂芬;林红军;申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8 | 分类号: | B01D65/08;B01D65/10;B01D61/08;B01D61/10;B01D61/18;B01D61/2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原位 内源 微曝气膜 过滤 装置 | ||
1.一种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容器(1)、膜单元(2)、阳极电极(3)和导线(4),其中:
所述膜单元(2)和所述阳极电极(3)均设置在所述过滤容器(1)内部,所述膜单元(2)位于所述过滤容器(1)的下方,所述阳极电极(3)悬置在所述膜单元(2)的上方,并且所述阳极电极(3)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膜单元(2)通过所述导线(4)连接于电源(5)负极,所述阳极电极(3)通过所述导线(4)连接于电源(5)正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1)为杯状容器,包括杯底部(6)、杯中部(7)和杯顶部,所述膜单元(2)设置在所述杯底部(6)和杯中部(7)之间;所述阳极电极(3)通过所述杯顶部悬置于所述过滤容器(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部(6)呈帽状结构,并且所述帽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杯中部(7)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帽状结构的帽檐密切配合的边缘结构;所述膜单元(2)位于所述边缘结构和所述帽檐的配合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1)的杯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阳极电极(3)通过所述通孔且两者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单元(2)为金属分离复合膜,所述金属分离复合膜平铺于所述杯底部(6)和杯中部(7)之间,且位于所述边缘结构和所述帽檐的配合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分离复合膜的边缘与所述导线(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3)为碳棒,所述碳棒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线(4),另一端为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与所述导线(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1)的杯顶部开设有进液口(9),用于溶液的输入;所述过滤容器(1)的杯底部开设有出液口,用于溶液的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原位内源微曝气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1)为超滤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80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数量镜框一次成型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GPS手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