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冻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7555.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0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所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莱客冷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6 | 分类号: | F26B5/06;F26B25/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冻干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冻干装置,冻干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以及与制冷器连接的储冷装置,储冷装置包括:储冷罐,储冷罐与制冷器连接;以及设置在每个冻干装置与储冷罐之间并使热交换介质在储冷罐与冻干装置之间循环流动的环流组件,环流组件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输送泵,第一输送泵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多套冻干系统联合使用以降低能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干系统。
背景技术
冷冻干燥是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将已冻结了的食品物料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冰固体升华为蒸汽。
目前使用的成套冻干系统由冻干装置以及制冷器组成,冻干装置包括冻干箱、冷阱、真空泵以及阀门和控制系统等,冷阱分别与冻干箱、真空泵以及制冷器连接,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真空泵工作时使冻干箱内升华出来的水分向冷阱流动,水分在冷阱中被冷凝。
对于上述的冻干系统而言,一个冷阱需要连接一个制冷器,并且各套冻干系统是独立运行的,这样的冻干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目前有两套冻干系统处于运行状态,其中第一冻干系统中的冻干箱内的水分升华处于低峰期,而第二冻干系统中的冻干箱内的水分升华处于高峰期,这时,第一冻干系统需要消耗的制冷量低于第二冻干系统需要消耗的制冷量,而与第一冻干装置连接的制冷器处于工作状态,这时,与第一冻干装置连接的制冷器产生的制冷量大于第一冻干装置的需求量,因此,多余的制冷量被浪费。
另外,当第一冻干系统处于卸载物料的状态,第二冻干系统正处于运行的状态,对于第一冻干系统而言,其内部的盘管中还存在热交换介质,而这些热交换介质一方面无法获得利用,对于制冷的能耗而言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需要对凝结在冷阱内部盘管外表面上的冰层进行溶霜处理,溶霜时是向冷阱内通入蒸汽,通过蒸汽散发的热量使水层溶化,或者向冷阱内输入水对盘管进行浸泡使凝结在盘管上的冰层溶化。
显然,无论那种溶霜方式,由于盘管内的热交换介质没有排出,在溶霜过程中热交换介质会对冰层形成热传递,使一部分热量被热交换介质所吸收,这样导致溶霜速度慢,而且在下次使用时,对于吸收溶霜热量的制冷剂的降温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达到冷冻干燥所需的温度,对于制冷而言又形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多套冻干系统联使用来以降低能耗的冻干系统。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冻干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冻干装置,冻干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器以及与制冷器连接的储冷装置,储冷装置包括:
储冷罐,储冷罐与制冷器连接;以及
设置在每个冻干装置与储冷罐之间并使热交换介质在储冷罐与冻干装置之间循环流动的环流组件,环流组件包括:
第一支路;
第二支路;
第一输送泵,第一输送泵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连接。
当一个或多个冻干装置中的水分升华处于低峰,这些处于低峰升华的冻干装置中消耗的制冷量降低,而另外的冻干装置中的水分升华趋向高峰,处于升华高峰的冻干装置中消耗的制冷量升高,由于所有冻干装置分别通过环流组件与储冷罐连接,因此,流向处于低峰升华的冻干装置的热交换介质中没有消耗的多余的制冷量回到储冷罐中,与储冷罐中的热交换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将这部分的制冷量通过环流组件供给到处于高峰升华的冻干装置,进而可以降低制冷器对热交换介质进行制冷时所需的制冷能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冻干系统可以交替连续进仓,实现芳香物质的回收,按两个冻干装置配置,每批次冻干可节约260千瓦时的电量,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每批次可增加6%至12%左右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莱客冷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莱客冷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7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