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6635.1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如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包括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开口位置处通过拆装机构连接有顶盖,散热壳体内设有散热底板,散热底板将散热壳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割为电池容纳腔和冷却腔,散热底板外侧固定套接有密封活塞,且散热底板通过密封活塞与散热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散热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中空金属板,相邻两个中空金属板之间设有匹配的电池本体,散热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电池本体相匹配的凹槽,且电池本体的底部与凹槽卡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不仅具备良好的缓冲保护效果,而且具备良好的散热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在遇到颠簸路面时不能对电池进行良好的缓冲保护,而且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易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不具备良好的缓冲以及散热保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开口位置处通过拆装机构连接有顶盖,所述散热壳体内设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将散热壳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割为电池容纳腔和冷却腔,所述散热底板外侧固定套接有密封活塞,且散热底板通过密封活塞与散热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散热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中空金属板,相邻两个所述中空金属板之间设有匹配的电池本体,所述散热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电池本体相匹配的凹槽,且电池本体的底部与凹槽卡合设置,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电池本体相对应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且橡胶板与电池本体的顶部相抵设置,所述中空金属板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液管,且导液管贯穿散热底板并延伸至冷却腔内,所述导液管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散热底板和散热壳体内部的下表面之间,所述散热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热柱;
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散热壳体顶端开口沿边上的条形槽,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槽相卡合的条形板,所述散热壳体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对称铰接有L型扣板,且L型扣板与顶盖相互卡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且散热孔内安装有匹配的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靠近顶端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管口处螺纹连接有匹配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和散热底板均为金属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远离进液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匹配的可视窗口。
优选的,所述条形板与条形槽槽口的连接处安装有匹配的橡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如,未经黄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6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的防冻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防水结构的电气控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