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折叠式家用高空逃生通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6535.9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峰 |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B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折叠式 家用 高空 逃生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型折叠式家用高空逃生通道,包括本体包括逃生笼部以及用于固定逃生笼部的固定部;逃生笼部包括笼箍和多个逃生梯凳,多个逃生梯凳间隔设于笼箍的容纳腔内;笼箍包括一对母箍圈和若干织带,若干织带彼此编织且两端与一对母箍圈相连接形成镂空状的网目结构;固定部包括多个连接织带,多个连接织带穿设于笼箍上,且连接织带上设有连接件用于将逃生笼部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轻便于携带,通过子母箍圈的合并或分离即可实现笼箍的快速折叠或展开,使用时将钉子固定即可实现对笼箍的快速固定,方便实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通过笼箍对人体外部进行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人的恐惧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高空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轻型折叠式家用高空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在高层楼房中生活的人越来越多,针对高楼发生险情(如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的逃生装置也日益增多,目前市面上各种救援设备的其中一种是家用的小型逃生设备,如逃生软梯、缓降器等,考虑到经济成本,家用比较普及的小型逃生设备多为逃生软梯,传统的逃生软梯存在以下缺点:1)在使用过程中人体外部始终缺少保护措施,使得人的恐惧程度较大,很难适用于老人、小孩等身体较为柔软的人群;2)在攀爬过程中会存在脚部踢到墙体上而导致受伤的情况,3)遭遇火灾时墙体温度较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安全隐患;传统的逃生几乎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因而导致其使用的安全性较低,体验感较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轻型折叠式家用高空逃生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轻便于携带,通过子母箍圈的合并或分离即可实现笼箍的快速折叠或展开,使用时将钉子固定在房屋上即可实现对笼箍的快速固定,降低使用者的专业要求,方便实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通过笼箍对人体外部进行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人的恐惧程度,适用于老人、小孩等身体较为柔软的人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轻型折叠式家用高空逃生通道,包括:
本体,包括逃生笼部以及用于固定逃生笼部的固定部;
所述逃生笼部包括笼箍和多个逃生梯凳,笼箍具有一供人逃生穿行的容纳腔,多个逃生梯凳间隔设于所述笼箍的容纳腔内,且各逃生梯凳具有脚踏部,以及用于减少脚踏部晃荡的加强部;
所述笼箍包括一对母箍圈和若干织带,若干织带彼此编织且两端与一对母箍圈相连接形成镂空状的网目结构;
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连接织带,多个连接织带穿设于所述笼箍上,且连接织带上设有连接件用于将逃生笼部进行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笼箍还包括至少一个子箍圈,至少一个子箍圈穿设于一对母箍圈之间的织带上以实现形状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一对母箍圈和至少一个子箍圈的合并或分离即可实现逃生笼部的折叠或展开。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织带包括若干织带a和若干织带b,各织带a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各织带b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各织带a彼此编织,各织带b的两端与一对母箍圈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各逃生梯凳与笼箍至少为三处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各逃生梯凳的两端与笼箍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各逃生梯凳包含的脚踏部为椭圆形状,椭圆形脚踏部的中部固设有加强部,加强部与笼箍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各加强部具有主体和两个接头,两个接头一体成型于主体的两侧,加强部通过两个接头与笼箍包含的织带b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笼箍面对墙体的一面设有阻燃耐高温隔热布以隔开墙体与笼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笼箍面对墙体的一面还设有多个隔断块以限制墙体和笼箍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峰,未经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6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