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4786.3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连臣;赵颉英;史骏飞;何湘;刘青青;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连臣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816400 青海省海西蒙古***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填脂随 偏光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包括盘根体,盘根体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左盘根和右盘根,盘根体的两侧端口处均安装有盘根压盖,调节杆外端穿过调节套和盘根压盖,盘根体的底部连接接杆,接杆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棒,聚氨酯棒的下侧且位于接杆的内部设有挤压套,盘根体的顶部内侧设有尼龙套,尼龙套的上端设有上盖。该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在改进的光标密封器的基础上加装了聚氨酯棒,聚氨酯棒内加注脂化磁流体,光杆脂膜不足时可自动添加,同时对光杆温感及点腐蚀都有保护作用,又因其有磁化作用与光杆结合紧密其损失量小,对光杆可持久保护,同时改进现有胶件形状及使用状态使原有的静密封改进为动静结合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抽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闸窄面弹性密封半圆胶圈的光杆密封器在高含水井或油井干抽时,在光杆原有少量脂流失后,由于光杆会出现亲水或发热的现象,导致光杆密封快速失效,进而导致井口漏水或密封胶圈因热快速老化。因此,在井口漏水或当油井少量出油时井口漏油,在高含水井更会造成光杆点蚀严重,原光杆密封器在不同油井的应用时,由于井况不同,在光杆失脂后井口不出液时光杆与密封胶件摩擦生热胶件快速老化失去密封功能,等油井重新出液时井口漏水或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包括盘根体,所述盘根体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左盘根和右盘根,所述盘根体的两侧端口处均安装有盘根压盖,所述盘根压盖的内侧设有调节套,所述左盘根和右盘根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外端连接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端穿过调节套和盘根压盖,所述盘根体的底部连接接杆,所述接杆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棒,所述聚氨酯棒的下侧且位于接杆的内部设有挤压套,所述盘根体的顶部内侧设有尼龙套,所述尼龙套的上端设有上盖。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棒的上端且位于接杆内部设有压盖。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棒内部为磁化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在改进的光标密封器的基础上加装了聚氨酯棒,聚氨酯棒内加注脂化磁流体,光杆脂膜不足时可自动添加,同时对光杆温感及点腐蚀都有保护作用,又因其有磁化作用与光杆结合紧密其损失量小,对光杆可持久保护,同时改进现有胶件形状及使用状态使原有的静密封改进为动静结合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根体;2、左盘根;3、右盘根;4、尼龙套;5、上盖;6、盘根压盖;7、调节杆;8、调节套;9、弹簧;10、挤压套;11、接杆;12、聚氨酯棒;13、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井自填脂随偏光杆密封器,包括盘根体1,所述盘根体1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左盘根2和右盘根3,所述盘根体1的两侧端口处均安装有盘根压盖6,所述盘根压盖6的内侧设有调节套8,所述左盘根2和右盘根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弹簧9,所述弹簧9的外端连接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外端穿过调节套8和盘根压盖6,所述盘根体1的底部连接接杆11,所述接杆11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棒12,所述聚氨酯棒12内部为磁化酯,所述聚氨酯棒12的上端且位于接杆11内部设有压盖13,所述聚氨酯棒12的下侧且位于接杆11的内部设有挤压套10,所述盘根体1的顶部内侧设有尼龙套4,所述尼龙套4的上端设有上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连臣,未经赵连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4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全热交换器用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热交换器用热量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