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4681.8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084 |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逻辑 互锁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所述双路逻辑互锁电路包括上路模块、下路模块和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所述上路模块用于上路电路导通;所述下路模块用于下路电路导通;所述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用于防止上路电路和下路电路同时导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立体器件搭建电路,电路成本较低;硬件抑制逻辑互锁电路同时导通,增加电路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
背景技术
很多重要设备多采用双电源供电,在双电源转换开关过程中,要求具备可靠的互锁功能以防止两路电源同时导通。对于采用逻辑反相两路电路控制的设备(比如电机正反转等),目前多采用编写单片机编程来实现逻辑控制,抑制上下两路同时导通。但是,单片机运行互锁逻辑控制的程序,一旦出现异常死机或程序运行紊乱等情况,将导致电气互锁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以解决现有的电气互锁电路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包括:
上路模块,用于上路电路导通;
下路模块,用于下路电路导通;
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用于防止上路电路和下路电路同时导通。
可选的,所述上路模块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1和电容C1;
输入端Input1经过所述电阻R1至所述稳压二极管ZD1负极,输出端Output1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正极输出;
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之间,另一端接地GND。
可选的,所述下路模块包括电阻R2、稳压二极管ZD2和电容C2;
输入端Input2经过所述电阻R2至所述稳压二极管ZD2负极,输出端Output2从所述稳压二极管ZD2正极输出;
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在所述电阻R2和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之间,另一端接地GND。
可选的,所述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包括电阻R3~R6和三极管Q1~Q2;
电阻R3接在输入端Input1和二极管Q2基极之间,电阻R4接在三极管Q1和输入端Input2之间,电阻R5接在三极管Q1基极和其发射极之间,电阻R6接在三极管Q2基极和其发射极之间。
可选的,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通过电阻R7接电容C1,发射极接地GND;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电阻R8接电容C2,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逻辑互锁电路中,包括上路模块、下路模块和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所述上路模块用于上路电路导通;所述下路模块用于下路电路导通;所述上下路互锁放电模块用于防止上路电路和下路电路同时导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立体器件搭建电路,电路成本较低;硬件抑制逻辑互锁电路同时导通,增加电路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逻辑互锁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路逻辑互锁电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4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汗渍的入耳式蓝牙耳机
- 下一篇:一种党建工作动态信息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