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3921.2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丹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14 |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长波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进行 升温 电动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在采取保温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利用电动汽车的减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动机系统的余热对电动汽车升温,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在低温条件下电动汽车的升温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但目前国内外对电动汽车的余热认识设计思路还是依据传统燃油车的余热认识设计思路,导致只是形式上利用了不成熟的余热升温技术方案导致没有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采取保温措施和散热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利用电动汽车的减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润滑油的余热、减速器的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动机系统的余热对电动汽车升温,达到电动汽车节能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升温的电动汽车,采用的方案为:利用第一余热升温方案至第四余热升温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来升温;
所述第一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减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差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变速器的润滑油的余热、驱动桥壳中的润滑油的余热、分动器的润滑油的余热、半轴润滑油的余热、半轴套管润滑油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
所述第二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保温空间的热空气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
所述第三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轴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齿轮的余热、电动机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减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变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差速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分动器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驱动桥壳的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半轴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半轴套管至少一个轴承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
所述第四余热升温方案为利用电动机的定子余热、电动机的转子余热、电动机的转子轴余热、电动机的壳体的余热、电动机的壳体内空气的余热、电器系统的余热、电器系统基板的余热、电器系统壳体的余热、电器系统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减速器壳体的余热、减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变速器壳体的余热、变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分动器壳体的余热、分动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差速器壳体的余热、差速器壳体内空气的余热、驱动桥壳的余热、驱动桥壳内空气的余热、半轴的余热、半轴套管的余热、半轴内空气的余热、半轴套管内空气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为第六十组成部分升温;电器系统为逆变器、控制器、变频器、电子电气系统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电器系统为电子电气系统;
采取第一保温措施至第十一保温措施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保温措施为电动机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一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第二保温措施为减速器采用至少两层壳体,至少一层壳体为第二保温外壳;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空间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空间;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为真空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为真空;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加强筋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不具备加强筋;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具备空气或者壳体与壳体之间具备的空间不具备空气;壳体与壳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丹,未经徐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3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辅助叩背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检测控制的制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