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防护及挡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2386.9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成小宝;张亮;陈武;朱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E02D19/0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防护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防护及挡排水装置,包括沿整个基坑周围设置的混凝土预制块,连接固定混凝土预制块的连接固定管,进行基坑内积水排除的水管,固定在混凝土预制块上方起防护作用的防护栏,连接水管的连接接头和三通接头管,设置在三通接头管上进行排水控制的止水阀。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和防护排水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方便拆卸及安装,可重复利用,有效的减少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消除了地下水对基坑施工环境的影响,同时使地下水得到了重复利用,避免浪费,解决现代基坑施工时对地下水资源利用难、有效利用率低的缺陷;同时,加强了临时设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基坑挡水装置的防汛能力,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的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基坑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防护及挡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是一种临时性工程。施工期间基坑周围应设置防护设施,基坑防护是临时设施,但对于基坑底部及周边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时,地下水会渗入基坑内,并且基坑在雨季、汛期容易进水,因此在基坑周围需设置挡水及排水装置。
目前基坑施工一般采用井点降水或明沟排水的方式处理基坑渗水,但是由于基坑施工为临时性施工,为了方便通常以就近原则在基坑边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的方式处理地下水,忽视了地下水的循环再利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现有基坑施工防护及挡水装置主要为防护栏杆、与挡水墙或挡水台组成的形式,即在基坑周边一定距离位置使用砖、混凝土等砌筑成型的挡水混凝土结构,然后在挡水墙或挡水台上设置防护栏杆。此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挡水设施的高度决定了基坑的防汛能力,挡水台高度低,防汛能力差、易损坏、挡水台上设置防护栏安全性较低,挡水墙防汛能力足够,但是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性价比低,导致成本增加。
此外,这类设施都是一次性的,施工结束后又要拆除作废,不能重复利用,经济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防护及挡排水装置,能将收集的地下水资源回收利用,预制混凝土可重复利用,达到经济、环保、节约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防护及挡排水装置,包括沿整个基坑周围设置的混凝土预制块,连接固定混凝土预制块的连接固定管,进行基坑内积水排除的水管,固定在混凝土预制块上方起防护作用的防护栏,连接水管的连接接头和三通接头管,设置在三通接头管上进行排水控制的止水阀。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块为上窄下宽的立方体结构,上部及下部为长方体,中间部分为短面垂直的四棱台,整体侧视形状呈凸字形,所述混凝土预制块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孔洞Ⅱ和孔洞Ⅰ,所述连接固定管穿过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的孔洞Ⅱ,所述水管穿设在孔洞Ⅰ内。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侧面还设置有等直径半圆形凹槽,设置在基坑排水位置处的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的凹槽形成孔洞Ⅲ,所述孔洞Ⅲ和孔洞Ⅰ相通,所述三通接头管的三个通口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内的水管及降水井内的排水管,连接排水管的通口置于孔洞Ⅲ内起到保护的作用。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内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钢筋和箍筋,所述钢筋根据混凝土预制块结构从上至下设置四排,每排两根,所述箍筋形状与混凝土预制块侧视形状一致,沿钢筋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包括立杆、护栏、连接螺栓,所述立杆垂直固定在混凝土预制块上,所述立杆沿竖直方向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称设置2个连接板,所述护栏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2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螺栓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螺栓连接孔将护栏固定在两个立杆之间。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匀设置4个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内设置固定螺栓将防护栏固定在混凝土预制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2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