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雷达感应模块主体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0559.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伟 |
主分类号: | F16M13/00 | 分类号: | F16M13/00;F16B1/02;G01V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感应 模块 主体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感应模块主体安装结构,包括圆形安装壳、圆形安装壳内侧壁上铰接的连接件和与圆形安装壳配合的防护罩壳,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通过设置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包括感应板与固定粘接在感应板左右两侧的卡块和限位卡件,利用卡块与连接件上卡槽的卡接和限位卡件与卡口的配合,改变了传统的螺丝固定连接,避免了安装时操作人员误将螺丝刀捣在感应模块感应板上,造成感应模块感应板损坏情况,同时提升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感应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感应模块主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雷达感应模块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技术,来检测物体移动的传感器。模块上电后会在空间中形成固定的电磁场,当人体靠近或远离模块时,会引起空间电磁场的扰动,从而触发模块输出控制信号,雷达感应模块其主体为感应板,在感应板分布有电容、三极管内阻、寄生电容等构成RC震荡电路。
目前市场上的雷达感应模块感应板与感应模块外壳之间一般采用支点螺纹连接的方式,该方式需要在感应板表面开设连接孔,通过螺栓贯穿感应板与感应模块外壳连接,但是在实际安装或维修时经常会遇到操作人员误将螺丝刀捣在感应模块感应板上,造成感应模块感应板损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雷达感应模块主体安装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感应模块主体安装结构,包括圆形安装壳、圆形安装壳内侧壁上铰接的连接件和与圆形安装壳配合的防护罩壳,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
所述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包括感应板与固定粘接在感应板左右两侧的卡块和限位卡件,所述圆形安装壳上开设有与限位卡件相配合的卡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卡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卡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形安装壳表面开设有供吸顶安装的安装凹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形安装壳表面开设有穿线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开设方向为水平开设,且形状呈T字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卡块和限位卡件均为绝缘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包括感应板与固定粘接在感应板左右两侧的卡块和限位卡件,利用卡块与连接件上卡槽的卡接和限位卡件与卡口的配合,改变了传统的螺丝固定连接,避免了安装时操作人员误将螺丝刀捣在感应模块感应板上,造成感应模块感应板损坏情况,同时提升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感应板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注:1圆形安装壳、2连接件、3防护罩壳、4卡槽、5感应模块感应板主体、501感应板、502卡块、503限位卡件、5031连接块、5032内凹槽、5033弹簧、5034T形卡块、504卡口、6安装凹槽、7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伟,未经刘德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0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丝机的落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