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17571.9 | 申请日: | 2020-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7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曾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5/02 | 分类号: | A62C35/02;F24H1/20;F24H9/20;G08B21/24;G08B7/0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冻 功能 屋面 消防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箱,消防水箱内设有水温传感器探头,水温传感器探头分别与数码管温度显示模块和温度控制器模块连接;温度控制器模块与消防水箱内的第一电加热管连接,温度控制器模块与声光报警器相连,消防水箱上设有温度计,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消防控制室内的监视器连接,消防水箱内的第二电加热管与消防控制室内的开关模块连接,开关模块与电源连接。可通过远程自动启动第一电加热管;同还可以实时校验数码管显示模块示数或温度控制器模块工作是否异常,可以远程手动启动第二电加热管,真正起到智能防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人们的消防意识也在日趋增强,为了防止或减少各种建筑火灾危害,专业设计师按照建筑相关规范设计了各种消防必备设施,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证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能稳定向火场提供扑灭火灾初期所需的水压和水量,最常用做法即是在建筑群最高楼栋设置一种屋面水消防稳压设施(它是可以随时进入消防状态),最常用的稳压设施便是屋面高位消防水箱。
及时消灭初期火灾尤为重要,消防水箱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性的桥头堡。在寒冷的冬季,没有防冻措施的消防水箱未采取可靠防冻措施,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水箱内水因冻结无法及时使用,对整个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隐患。《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2.5条也明确规定:“高位消防水箱间应通风良好,不应结冰,当必须设置在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5℃”。按照《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划分,寒冷地区如江苏北部等地区,受制于非采暖区域,消防水箱即使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很难保证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5℃;夏热冬冷地区如上海、浙江、湖北全境,当消防水箱在屋顶露天设置时,虽采取一定保温措施(屋面裸露消防水箱采用超细玻璃棉瓦保温,外粘铝箔,保温层厚度为30mm),这种做法是很难满足真正意义的防冻需求。因消防水箱内的水在平时是不流动,事实证明,在足够长时间低温环境下消防水箱的水还是存在被冰冻的风险。针对屋顶水消防系统,在没有科学合理的屋面消防水箱防冻措施情况下,寒冷极端天气火灾突发时屋顶水消防系统无法正常进入消防状态,往往会错过扑灭着火点的最佳时机,严重影响消防灭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屋面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箱,消防水箱设置在支墩上,消防水箱内设有水温传感器探头,水温传感器探头通过信号线与消防控制室内的温度信号接线端子连接,温度信号接线端子分别与数码管温度显示模块和温度控制器模块连接;温度控制器模块通过第一电源线与消防水箱内的第一电加热管连接,温度控制器模块与声光报警器连接,消防水箱上设有温度计,还包括用于对温度计的温度示数进行拍摄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消防控制室内的监视器连接,消防水箱内还设置有第二电加热管,第二电加热管通过第二电源线与消防控制室内的开关模块连接,开关模块与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和现有屋顶水消防系统保温技术相比,通过配置水温传感器探头、声光报警器、数码管温度显示模块、电加热管等,在发生极端寒冷天气时,消防水箱水温可在消防控制室内便捷读取,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消控员,并可通过远程自动启动第一电加热管;同时通过配置高精度的温度计、高清的摄像头、监视器可实时校验数码管显示模块示数或温度控制器模块工作是否异常等,核实存在以上异常情况时还可以远程手动启动第二电加热管,真正起到消防水箱科学、智能防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7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柔性发光定位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复合碳源药剂生产用废液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