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5550.3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远;王东荣;戎彧颖;许维勇;赵童飞;韩宝宝;崔彩霞;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C02F1/52;E03B3/02;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收集 循环 利用 装置 | ||
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属于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技术领域,可解决目前雨水废水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包括雨废水收集装置、沉淀池和蓄水池,雨废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入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与蓄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水泵,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溢流管,蓄水池的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管路,管路上设有若干喷雾头,管路上分别连接有用于扬尘和用水的监控装置和开关,监控装置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雨废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但传统意义的雨水、废水的不断流失、浪费,水资源循环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强烈关注,如何将传统意义的雨水、污水等进行循环再利用,是科研人员需要研究的倡导方向,采用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创新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雨水、废水在屋面、场地内根据排水坡度倒流如市政污水管网或者深入地下,很少得到收集、沉淀,然后二次利用,未能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市中依然采用自来水进行绿化、清洗车辆设备、降尘等,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申请号CN201810174878.5,发明名称为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用于蓄积初期雨水的初期雨水池;用于蓄积非初期雨水并在蓄积之后延时排放或再利用的非初期雨水池;用于收集所述初期雨水和非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管;以及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连通并且使所述雨水收集管收集的初期雨水流入所述初期雨水池和在初期雨水收集结束后使所述雨水收集管收集的非初期雨水流入所述非初期雨水池的进水渠。未进行后续有效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雨水废水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雨废水收集装置、沉淀池和蓄水池,雨废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入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与蓄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水泵,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溢流管,蓄水池的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管路,管路上设有若干喷雾头,管路上分别连接有用于扬尘和用水的监控装置和开关,监控装置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
所述雨废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斗或地漏或水篦子。
所述沉淀池内设有三级沉淀过滤池。
所述管路上的喷雾头等间距布置。
所述管路上的喷雾头的间距为5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装置收集的废水通过沉淀池沉淀过滤,进入蓄水池,通过蓄水池中的水泵用于后续循环利用,未进行循环利用的水资源,通过溢流管进入市政的雨水管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雨废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淀池;2-蓄水池;3-水泵;4-溢流管;5-管路;6-监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5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便捷式保温防护棚
- 下一篇:一种机场飞行区现浇明沟盖板落水孔施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