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13448.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万继方;申瑞臣;袁光杰;夏焱;班凡生;李景翠;董胜伟;付利;王子健;刘奕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岩溶 速率 规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具有球形支座;多自由度支撑台,多自由度支撑台设置在球形支座上;溶蚀盒,用于承载盐岩样品,溶蚀盒可拆卸地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撑台上;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球形支座或者多自由度支撑台连接,以使多自由度支撑台能够保持在预设的实验角度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盐岩溶解速率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岩溶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盐岩具有低渗透性、低孔隙度、良好流变特性、优异的可塑性和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可水溶开采等优良特性,被国际公认为能源储存的最佳介质。盐岩溶腔工作是在地下盐岩地层中建造储存空间的技术,是地下盐穴储气库建造的一项重要工程。盐穴地下储气库的建腔方式是水溶建腔,通过注入清水,再置换卤水,使地下盐岩溶解并形成一定的空间腔体,形成一定规则的腔体对储库的腔体稳定至关重要。现阶段普遍是利用储气库造腔软件对腔体形状进行控制,而盐岩的溶解速率是盐穴地下储气库造腔软件中的重要参数,是进行造腔模拟的重要基础。因此,盐岩的溶解特性对腔体形状控制非常重要。盐岩的溶解特性受含盐量、溶解面倾角、溶液浓度、流量大小及水流方向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盐岩溶解实验装置一般是单影响因素或二影响因素测定装置,针对上述五变量影响的实验测定装置目前还有待研发。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盐岩溶解速率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盐岩溶解速率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具有球形支座;多自由度支撑台,多自由度支撑台设置在球形支座上;溶蚀盒,用于承载盐岩样品,溶蚀盒可拆卸地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撑台上;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球形支座或者多自由度支撑台连接,以使多自由度支撑台能够保持在预设的实验角度上。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基座,基座具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待安装位置处锁定或卡接;架体,架体在基座上的投影位于基座的外周缘内,架体沿靠近球形支座的方向上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球形支座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架体的顶部;万向摆杆,万向摆杆的一端插入固定部内,万向摆杆的摆球与多自由度支撑台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的顶部具有容置凹部,球形支座嵌埋在容置凹部内,且容置凹部的开口的直径小于球形支座的直径,球形支座与容置凹部的内表面相适配并能够自由转动。
进一步地,多自由度支撑台包括:支撑台本体,支撑台本体与球形支座连接;围板,围板绕支撑台本体的外周缘连续设置且立置在支撑台本体上。
进一步地,溶蚀盒的至少一部分卡入多自由度支撑台内,且围板对溶蚀盒形成止挡,以防止溶蚀盒由多自由度支撑台内脱出。
进一步地,围板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结构,其中,防滑结构为防滑筋、防滑吸盘、防滑垫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是夹持器,夹持器设置在支架上并与球形支座连接,夹持器具有旋钮以调节球形支座的角度。
进一步地,溶蚀盒包括:底板,底板贴合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撑台上;顶板,顶板与底板相对设置并位于多自由度支撑台的外侧的上方;侧板,侧板为四个且连续设置,底板和顶板均与四个侧板连接,以使侧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围成实验空间,且四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连接管路。
进一步地,侧板、底板、顶板和连接管路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测定盐岩溶解速率规律的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结构,流量控制结构设置在连接管路上,以用于控制盐溶液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3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料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机器人手加工用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