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11553.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惠强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水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包括杯体,杯体的底端设置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发热仓,发热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水平发热板,且呈圆形结构,水平发热板的顶端设置有垂直发热板,水平发热板的底端表面分别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在垂直发热板内部相连通,蒸汽出口上安装有连接管,发热组件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蒸汽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该装置的分隔式结构进行安装,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煮水工具,避免了蒸汽与加热物的直接接触,具有优异的加热效果,避免了自发热包因化学反应的高热以及容易产生蒸汽高压的危险,结构稳定牢固,易于拆分维护,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
背景技术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放在桌子上。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
在现有的水杯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水杯结构简单,使用的功能性单一,部分水杯是利用自发热技术的发热包产生的蒸汽,直接加热,由于自发热包因化学反应的高热以及容易产生蒸汽高压的危险,并不适合实际使用,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底端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发热仓,所述发热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水平发热板,且呈圆形结构,所述水平发热板的顶端设置有垂直发热板,所述水平发热板的底端表面分别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在垂直发热板内部相连通,所述蒸汽出口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发热组件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蒸汽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的底端边侧设置有嵌合件,所述嵌合件的内侧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嵌合环,所述嵌合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发热煮水杯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自加热水杯的使用问题,该装置的分隔式结构进行安装,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煮水工具,避免了蒸汽与加热物的直接接触,具有优异的加热效果,避免了自发热包因化学反应的高热以及容易产生蒸汽高压的危险,结构稳定牢固,易于拆分维护,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惠强,未经刘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1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线路导线高度测量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