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8907.5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王云超;王泽兵;丁巧芬;佴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8;F16L59/21;F16L3/18;F16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减少 摩擦 系统 | ||
1.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包括工作钢管(1)、外护套管(10)和设于所述工作钢管(1)和所述外护套管(10)之间的保温层(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滚动管托(17)、中间支承环(9)和复合保温结构层(8);所述中间支承环(9)设于所述工作钢管(1)和所述外护套管(10)之间,所述保温层(11)设于所述中间支承环(9)和所述外护套管(10)之间,所述滚动管托(17)和复合保温结构层(8)设于所述工作钢管(1)和所述中间支承环(9)之间;所述复合保温结构层(8)中预留有所述内滚动管托(17)的安装空间;所述内滚动管托(17)对所述工作钢管(1)的底部形成滚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动管托(17)包括滚轮(3)、支承座(7)和滚轮轴(4);所述中间支承环(9)套设在所述复合保温结构层(8)外周,所述支承座(7)设于所述工作钢管(1)的下方,所述滚轮轴(4)设于所述支承座(7)上,所述滚轮(3)设于所述滚轮轴(4)上并与所述工作钢管(1)的外圆底部形成滚动接触;所述滚轮轴(4)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工作钢管(1)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动管托(17)还包括隔热体(6),所述隔热体(6)设于所述中间支承环(9)的内壁底部以支撑所述支承座(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动管托(17)还包括内支承限位环(2);所述内支承限位环(2)套设在所述工作钢管(1)的外周并连接所述支承座(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4)的外圆面设有减摩涂层(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的外圆面为匹配所述工作钢管(1)的外圆面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结构层(8)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骨架支承套组件(12)、第一铝箔反射层(14)、纳米气凝胶保温层(13)、第一铝箔反射层(14)、第一层保温层(15)、第二铝箔反射层(16)、第二层保温层(18)、第三铝箔反射层(19)、第三层保温层(20)、第三铝箔反射层(19)、第四层保温层(21)、抗对流保温层(22)和中间支承套管(23);所述第一铝箔反射层(14)、第二铝箔反射层(16)和第三铝箔反射层(19)的耐热性依次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和管托摩擦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支承套组件(12)包括圆筒形钢丝网(24)、内骨架支承滚轮(26)和内骨架支承滚轮轴(27);所述圆筒形钢丝网(24)与所述工作钢管(1)相互隔离设置,所述内骨架支承滚轮轴(27)设于所述圆筒形钢丝网(24)上,所述内骨架支承滚轮(26)设于所述内骨架支承滚轮轴(27)上并与所述工作钢管(1)的外圆面滚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89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用健身垫
- 下一篇:共享单车/电动车雨衣售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