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02717.2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尹雪莱;石欢;傅稼耀;张新宇;胡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外科 全麻 手术 使用 头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包括三角巾、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机构设置在三角巾上,限位机构设置在三角巾上,连接机构包括折巾指示中线、折巾指示水平线、头围固定贴、额头保护垫和卷巾固定贴,折巾指示中线设置在三角巾正面的中点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角巾、折巾指示中线、折巾指示水平线、头围固定贴、额头保护垫、卷巾固定贴、固定块和鼻插管固定卡扣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头效果好的,可高温消毒,可固定鼻插管,同时可以保护鼻翼,提高了包头巾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主要涉及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概括为头颈部(除颅内、眼、耳、鼻、喉部分)。
在手术前,为保持术区清洁,常规术区备皮后(术区外10cm),仍有余留头发,且随着时代发展,患者为美观对保留头发更加重视。在现有技术中,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通常采用消毒后开刀巾包头。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开刀巾包头不仅繁琐、使用不便,且由于每位医生的经验和习惯的差异,很多会造成仍有头发在手术野内,污染手术的无菌操作环境,并且影响手术中头位的改变。
第二,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通常采取鼻插管静脉麻醉,避免口插管影响口腔内操作,在大手术中手术时间较长,若在铺巾及手术过程中鼻翼保护不充分,则会造成患者鼻翼压疮,对患者来说苦不堪言。
第三,对于一些涉及整形的口腔正颌手术,包头后鼻插管的摆放位置不当通常会影响鼻梁即鼻翼的位置,医生很难确定面部中线及外形是否符合审美要求,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的包头巾,包括三角巾、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三角巾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三角巾上;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折巾指示中线、折巾指示水平线、头围固定贴、额头保护垫和卷巾固定贴,所述折巾指示中线设置在三角巾正面的中点处,所述折巾指示水平线设置在三角巾正面的顶部,所述头围固定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三角巾内壁前侧的底部和正面的底部均且位于折巾指示中线的右侧,所述额头保护垫安装在三角巾内壁前侧的底部且位于折巾指示中线的左侧;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三角巾正面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鼻插管固定卡扣。
优选的,所述鼻插管固定卡扣由弹性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三角巾具有双层。
优选的,所述三角巾具有三种型号,分别适用于0-2岁的头围是34-48cm,2-15岁的头围是48-54cm,15岁-成年的头围是54-58cm。
优选的,所述卷巾固定贴设置在三角巾的背面且位于折巾指示水平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由弹性纤维编织带制成,所述固定块可360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