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探路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9957.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爱民;王倩;蔡跃辉;陈昌建;廖章回;徐凤麟;陈森;姜闯;魏军民;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亨 |
主分类号: | A45B3/04 | 分类号: | A45B3/04;A4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探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探路杖,包括扶手部件、支撑杆部件和转轴部件;扶手部件包括扶杆,扶杆为圆柱形结构;支撑杆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轴向方向开设有长方体形的镂空区域,扶杆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顶端,扶杆的中心通过转轴部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且镂空区域可容纳中点一端的扶杆或中点另一端的扶杆,扶杆以转轴部件为轴转动,且转动时扶杆的两端依次穿过镂空区域,当扶杆转动至水平时,扶杆与第一支撑杆呈T字形。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探路杖长度进行伸缩,方便携带,也能够作为开路工具进行上山开路工具,同时还具备充电,照明功能,能为登山过程中提供生存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野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探路杖。
背景技术
探路杖作为野外登山作业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工具,其使用率日益增大,但是普通的探路杖的长度不小,存放和携带均不够方便,且现有的探路杖的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探路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野外探路杖,包括扶手部件、支撑杆部件和转轴部件;
所述扶手部件包括扶杆,所述扶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杆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轴向方向开设有长方体形的镂空区域,所述扶杆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顶端,所述扶杆的中心通过所述转轴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且所述镂空区域可容纳所述中心一端的所述扶杆或所述中心另一端的所述扶杆,所述扶杆以所述转轴部件为轴转动,且转动时所述扶杆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镂空区域,当所述扶杆转动至水平时,所述扶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T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让探路杖长度进行伸缩,方便携带,也能够作为开路工具进行上山开路工具,同时还具备充电,照明功能,能为登山过程中提供生存保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转轴部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扶杆旋转的转动杆和用于固定转动杆的螺帽,所述转动杆设置在所述扶杆的中点处且贯穿所述扶杆相对的两侧,并通过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让扶手进行旋转,方便使用探路杖进行树木障碍的清理。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扶杆的十字槽,所述十字槽设置在所述扶杆的中点处,且贯穿所述扶杆相对的两侧,所述转轴部件贯穿所述十字槽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槽水平方向的槽口与所述扶杆平行,所述十字槽竖直方向的槽口与所述扶杆垂直,当所述扶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T字型时,所述转轴部件处于所述十字槽的竖直方向槽口的上端;当所述扶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一字型时,所述转轴部件处于所述十字槽的水平方向槽口一端或另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对扶手进行固定,便于登山时起支撑的作用及探路时起清除杂草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直径与所述十字槽水平方向的槽口及所述十字槽竖直方向的槽口大小都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十字槽卡入槽口中,对扶手起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部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弹性钉,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依次套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弹性钉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探路杖长度进行伸缩,方便携带。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锥形的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亨,未经朱志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9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