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9659.2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莱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7/10;B32B27/06;B32B27/08;B32B27/28;B32B27/36;B32B7/12;B32B33/00;H04M1/02;H04B1/3827;G02B5/2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黄文亮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显示屏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半透半反膜、辐射吸收层、盖板玻璃、PET光学薄膜、单向透光膜和内屏基底,所述辐射吸收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反射膜一、反射膜二和截波膜,所述反射膜一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反射膜一的折射率小于反射膜二的折射率,反射膜二的折射率大于截波膜的折射率。本实用新型发出的辐射小,无需增加手机屏幕的亮度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屏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选购手机时,人们不仅对外观、性能等方面有所要求,还在使用体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高频电磁波,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
现有的手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容易对人们造成辐射现象,且对人们的伤害较大,并且,现有的手机屏在使用的时候文字或图像的对比度低,经常需要增加屏幕亮度才能看的清楚,这样会对眼睛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发出的辐射小,无需增加手机屏幕的亮度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显示屏模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半透半反膜、辐射吸收层、盖板玻璃、PET光学薄膜、单向透光膜和内屏基底,所述辐射吸收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滤波膜一、滤波膜二和截波膜,所述滤波膜一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滤波膜一的折射率小于滤波膜二的折射率,滤波膜二的折射率大于截波膜的折射率。
优选的,所述盖板玻璃和PET光学薄膜之间设置有散热硅脂层。
优选的,所述半透半反膜厚度为400nm-500nm。
优选的,所述滤波膜一、滤波膜二和截波膜之间贴合的距离小,使三层膜入射角均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优选的,所述滤波膜一、滤波膜二和截波膜之间采用高温硅胶分子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滤波膜一、滤波膜二和截波膜均采用正反面镀有纳米银离子透明膜或不透明膜。
优选的,所述PET光学薄膜的涂覆层为颗粒成分的树脂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滤波膜一、滤波膜二和截波膜组成的辐射吸收层,利用折射率不同的特点,将电磁波屏蔽,同时控制三层膜入射角均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达到减小辐射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半透半反膜具有反射背光的光学特性,所以可以提高屏幕上文字或图像的对比度,无需增加手机屏幕的亮度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吸收层具体示意图;
附图标注:1、半透半反膜,2、辐射吸收层,3、内屏基底,4、单向透光膜,5、PET光学薄膜,6、散热硅脂层,7、盖板玻璃,8、截波膜,9、滤波膜一,10、滤波膜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9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