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9629.1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9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常友;李世文;张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工程学院;张常友;李世文;张凤云 |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B25J11/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 地址: | 338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inect 人体 姿势 识别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包括机体、Kinect体感设备、伸缩槽、吸盘、螺纹筒、螺纹柱、从动齿轮、马达、主动齿轮、密封器和通孔,所述机体底部对称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内配合设有吸盘,所述伸缩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筒,且螺纹筒底部啮合插接有螺纹柱,所述吸盘顶面开设有通孔,且吸盘表面位于通孔位置安装有密封器,所述螺纹柱底端与密封器连接,所述伸缩槽内安装有马达,且马达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螺纹筒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此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通过伸缩驱动的吸盘,配合密封器的密封与通气,实现对装置的吸附增加,可降低装置的真空吸附部件的工作强度,节省电能,延长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kinect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智能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提高了生活质量,用于擦拭玻璃的机器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智能装置,但现在的擦玻璃机器人通过真空吸风实现吸附,但是需要全程增压吸附,在暂时停止工作时,比较浪费电力,降低工作时长,同时现在的擦玻璃机器人便于被人智能的控制,操作性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kinect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包括机体、Kinect体感设备、伸缩槽、吸盘、螺纹筒、螺纹柱、从动齿轮、马达、主动齿轮、密封器和通孔,所述机体底部对称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内配合设有吸盘,所述伸缩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筒,且螺纹筒底部啮合插接有螺纹柱,所述吸盘顶面开设有通孔,且吸盘表面位于通孔位置安装有密封器,所述螺纹柱底端与密封器连接,所述伸缩槽内安装有马达,且马达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螺纹筒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机体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有Kinect体感设备。
优选的,所述Kinect体感设备包括麦克风阵列、红外摄像头、红外投影机、USB线缆和彩色摄像头,所述麦克风阵列、红外摄像头、红外投影机和彩色摄像头采用外壳封装为一体,所述Kinect体感设备内部集成有控制系统,且麦克风阵列、红外摄像头、红外投影机和彩色摄像头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Kinect体感设备的控制系统通过USB线缆与机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器包括压板、密封圈、密封槽、连接壳、气孔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壳固定在通孔端口位置,所述螺纹柱底端穿入连接壳内固定有压板,所述螺纹柱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压板通过复位弹簧与连接壳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壳侧壁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面固定有密封圈,所述通孔顶口开设有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伸缩槽顶部对称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底端与吸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比为一比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机体工作停顿一定时间后“如一分钟”,装置驱动马达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从动齿轮的传动使螺纹筒转动,螺纹柱伸出推动吸盘与玻璃紧贴,实现吸盘的真空吸附,提高机体的吸附力,可降低装置的真空吸附部件的工作强度,节省电能,延长使用时间,当装置工作时,马达反转,通过密封器的通气,使吸盘失去吸附力,装置恢复正常工作,此基于kinect 的人体姿势识别的机器人通过伸缩驱动的吸盘,配合密封器的密封与通气,实现对装置的吸附增加,可降低装置的真空吸附部件的工作强度,节省电能,延长使用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Kinect体感设备的麦克风阵列、红外摄像头、红外投影机和彩色摄像头对操作者动作的多方面信息采集整合,可使使用者随意的控制机器人移动,提高对玻璃的擦拭洁净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工程学院;张常友;李世文;张凤云,未经江西工程学院;张常友;李世文;张凤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9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头套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防堵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