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8680.0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楷;薛虞春;曹英伟;姜峰;吴振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真来福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冷却 水泵 叶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轮辐,轮辐的轴心处设有叶轮轴心,叶轮轴心为由两节柱形阶梯孔组成,转盘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孔,轮辐的外侧面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数量为六个,六个螺旋叶片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上表面四周,六个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六个螺旋叶片的外侧面下端连接在一起,转盘通过定位肋板与螺旋叶片连接在一起,本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通过增加叶轮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冷却水的输送压力,给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保障叶轮在焊接的过程中多个叶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提高循环系统中冷却液的工作压力,维持发动机相关部件间的冷却液循环,防止发动机的运行温度过高.根据配套要求和工作条件的不同,发动机冷却水泵结构型式有离心泵、旋涡泵以及旋转容积泵等,由于受空间尺寸的限制,通常采用由入水室、叶轮和出水室组成的单级离心泵,该结构具有外形尺寸小、重量轻、供水量大、结构简单等特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型式。典型离心式冷却循环水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轴承、水封和带轮等组成,发动机冷却水泵工作环境恶劣,空间极其受限,为避免大修期内拆装、维修,水泵的工作寿命应等于或倍数于发动机大修期。
对于发动机冷却水泵及其组件,如水封、轴承、泵轴和叶轮等可靠性要求极高,需要实现机泵同寿命,但是,装配结构的高度紧凑,使得发动机冷却水泵中广泛采用轴连轴承代替离心泵中常见的轴和轴承组合,极易造成泵轴强度不够而断裂,转速的不断变化,使得冷却风扇与水泵叶轮产生的轴向力亦随之变动,泵轴与支承间的游隙存在将会增大噪声和振动,对泵的运行性能及水封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发动机冷却水泵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轴封的工作条件恶劣极易出现密封失效。同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循环水量、一定的扬程和适当的转速,实现冷却液在任何工况下循环流动并带走发动机热量,多参数、高要求的匹配对发动机冷却水泵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更多挑战。因此,可靠性问题成为制约发动机冷却系统质量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关键因素。
目前发动机冷却泵广泛使用的叶轮在加工过程中工序繁琐,需要将叶轮逐个焊接到转盘的外表面,多个叶轮之间的距离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均等,当叶轮叶片高速旋转时,局部叶片会由于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产生撕裂,影响冷却泵的安全运行,同时现有的叶轮叶片在运行过程中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较小,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通过增加叶轮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冷却水的输送压力,给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保障叶轮在焊接的过程中多个叶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提升了汽车散热器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冷却水泵叶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轮辐,轮辐的轴心处设有叶轮轴心,叶轮轴心为由两节柱形阶梯孔组成,转盘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孔,轮辐的外侧面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数量为六个,六个螺旋叶片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上表面四周,六个螺旋叶片为一体式结构,六个螺旋叶片的外侧面下端连接在一起,转盘通过定位肋板与螺旋叶片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辐为渐变形圆台,且渐变形圆台的外边缘为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紧靠转盘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由两个相邻的定位孔组成,且连接孔的数量不少于六组,不少于六组的连接孔均匀分布在转盘的下表面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六个螺旋叶片的呈花瓣状环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肋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不少于两个的定位肋板均匀分布在转盘的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真来福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真来福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8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佩戴辅助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属棒加工的减压防尘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