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基能源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8573.8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众;蒋卓航;李艳辉;崔成超;孔文欣;贺超;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G1/00;C12M1/00;C01B3/50;C01B17/02;C01C1/02;C01C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临界 水气 化制氢 二氧化碳 利用 系统 | ||
一种碳基能源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主反应流程,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反应产物的热量为物料预热,之后分离得到CO2和液相产物,液相产物调温调压后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的热量为调温调压后的液相产物预热,之后降压进行三相分离,分离得到CO2和液相产物,液相产物回补进行煤浆制备;能源化固碳流程,利用主反应流程所得CO2进行微藻固碳反应,产出生物原油;氧化剂供应流程,为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供氧;物料供给,进行煤浆制备。本实用新型耦合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超临界水气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于一身,实现了煤炭全流程的高值清洁转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利用及固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基能源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最具潜力的新能源,其具有来源丰富、质量轻、热值高、无碳排放、燃烧产物是水、可以直接用于氢燃料电池等优势。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以及氢气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医药、航天等工业领域,使其成为了近年来各国研究热点。2018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接近60%,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对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炭为原料规模化制取氢源,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氢源问题的制氢路线。然而,传统煤气化工艺存在着氢气产率低;煤种适应性差,煤质要求高;烧嘴和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短暂,容易损坏;合成气容易带灰、带水,合成气冷却器易积灰;气化装置排渣困难和容易堵塞等技术难题。
超临界水气化技术(SCWG)是利用超临界水(SCW)的特殊性质,在不加入氧化剂的前提下将反应物加入 SCWG 反应器内进行热解气化反应,制取高热值气体,如氢气和甲烷等,而且反应过程中有机物不会生成焦炭等副产物。SCWG制氢技术是一项最具潜力的制氢技术,相比常规煤气化工艺而言,其反应效率高、氢气选择性高。但受限于高压反应器、预热器材料的耐温极限,当前规模化SCWG工艺的反应温度多为400-600℃,较低的气化温度致使氢气产率低、炭气化率低等问题。气化后残炭含量高,气体分离后残余渣浆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且具有较高的能源化利用价值。此外,煤炭SCWG制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其直接排放将带来“温室效应”等诸多问题。如何提高产氢效率、实现对高能源化利用价值残余渣浆的再利用以及CO2的低成本回收利用成为限制SCWG工艺发展的主要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常规SCWG制氢工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基能源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CO2能源化利用系统,其耦合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超临界水气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于一身,实现了煤炭全流程的高值清洁转化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基能源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CO2能源化利用系统,包括:
主反应模块,包括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器1,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器1底部出口经物料回热器2热流体侧接分离器,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依次经组分回收单元7、增压浆料泵8以及浆料回热器9冷流体侧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10的入口,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10出口依次经浆料回热器9热流体侧、节能器11、降压器12接三相分离器13的入口,三相分离器13液相出口接煤浆制备单元21;
能源化固碳模块,包括高碳气体集供单元14,高碳气体集供单元14的输入口连接出分离器和三相分离器13的CO2气体,高碳气体集供单元14出口与微藻固碳反应器15第一入口接通,微藻固碳反应器15出口接入离心分离器16,离心分离器16底部出口接通水热液化反应器17,离心分离器16顶部出口与微藻固碳反应器15第二入口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8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用支座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砂浆自动平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