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瘢痕微针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8109.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飞;罗高兴;邓君;贺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瘢痕 微针贴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瘢痕微针贴片,具体涉及微针贴片技术领域,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内部设有敷贴机构;所述敷贴机构延伸出圆筒顶部;所述敷贴机构包括空心杆,所述圆筒内部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一端贯穿空心杆并延伸出空心杆顶部,所述竖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与圆筒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圆板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底部设有贴片,所述贴片底部设有设有双面胶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贴片粘连在固定板上,利用竖杆向下移动使贴片在敷贴的过程中均匀受力,从而避免微针弯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微针贴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瘢痕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微针贴片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具有多个微型针状结构,其针的长度一般为几十微米到几毫米,这些微型针头具有足够的长度和机械强度,能使其刺破皮肤角质层,打破了角质层屏障对药物的阻滞作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递送效率。
然而,现有的微针贴片使用时,常常会因为受力不均匀使微针弯曲而不能继续发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瘢痕微针贴片,通过将贴片粘连在固定板上,利用竖杆向下移动使贴片在敷贴的过程中均匀受力,从而避免微针弯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贴片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微针弯曲而失去效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瘢痕微针贴片,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内部设有敷贴机构;所述敷贴机构延伸出圆筒顶部;
所述敷贴机构包括空心杆,所述空心杆设在圆筒内部并延伸出圆筒顶部,所述圆筒内部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一端贯穿空心杆并延伸出空心杆顶部,所述竖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与圆筒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圆板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底部设有贴片,所述贴片底部设有设有双面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设在空心杆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设在竖杆一侧,所述第二导杆一端穿过圆筒与第二圆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设在竖杆另一侧,所述第二导杆一端穿过圆筒与第二圆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杆一侧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空心杆与竖杆相接触,所述空心杆与固定螺栓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板顶部设有两个螺栓,所述螺栓设在固定板外部并延伸入固定板内部,所述螺栓与第二圆板和固定板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底部设有微针,所述微针与贴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胶圈底部设有环形离型纸,所述环形离型纸设在圆筒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贴片粘连在固定板上,利用竖杆向下移动使贴片在敷贴的过程中均匀受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避免了贴片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微针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8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车牌及机动车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船的遮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