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6449.8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芹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箱体和安装板,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力杆,传力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当工作人员在安装架上攀爬时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块对安装架的连接处进行加固,使连接杆会带动支撑杆的一端往受压块压动进行缓冲压力,同时支撑杆再带动缓冲板往一侧延伸通过传力杆的一端顶着移动杆均向两侧移动,通过一端的第一抵块顶着支撑杆的一侧进行加固,使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的楼层中,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刚性轨道上的运输设备,目前电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居民住宅、酒店及商场等随处可见,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垂直运输设备,而且为了保证电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经常需要对电梯及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而对电梯轿顶的维护是电梯日常维护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在对电梯轿顶在进行维护时,维护人员通常是踩踏在加强筋上或者轿顶板上,从而导致维护极为不方便,且多次踩踏加强筋或轿顶板会使其发生变形,进而影响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箱体和安装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
所述箱体包括连接杆、支撑杆、受压块、缓冲板、传力杆、移动杆、第一抵块、连接块、档块、弹簧、活动板、第二抵块、安装架、加强筋、第二连接杆、限位块,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抵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档块,所述档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抵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呈弧形结构,且缓冲板的两端均连接着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杆分为两块组成,且一侧面均为斜面,且与传力杆的一端相互吻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抵块呈三角结构,且第一抵块与支撑杆的一侧面相互吻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板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连接块的内部活动连接,且连接块的厚度为5cm-7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强筋的直径为3cm-5cm,且加强筋在安装架的内部上下侧均设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均在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且限位块呈三角结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当工作人员在安装架上攀爬时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块对安装架的连接处进行加固,使连接杆会带动支撑杆的一端往受压块压动进行缓冲压力,同时支撑杆再带动缓冲板往一侧延伸通过传力杆的一端顶着移动杆均向两侧移动,通过一端的第一抵块顶着支撑杆的一侧进行加固,使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芹,未经王保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6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猪场饲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输出端转轴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