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目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4536.X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5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辉 |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目镜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防起雾效果好的护目镜。本实用新型包括镜框、镜片和松紧带,所述镜片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前端,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镜框的两侧相连接,所述镜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换气筒,两个所述换气筒均与所述镜框的内侧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气筒内设置有微型风扇,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均与所述微信风扇电连接的控制开关和微型电池,所述换气筒的上端设置有防菌护罩。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防护用具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目镜。
背景技术
护目镜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医疗领域。医护人员在做手术时,为防止病人的血液或污液溅射,远离被动感染,故而会佩戴口罩及护目镜,以保证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护目镜为了提高较好的保护性,通常会紧紧贴合医护人员的面部,因而在紧张或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护目镜会出现起雾现象,从而影响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工作,给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防起雾效果好的护目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镜框、镜片和松紧带,所述镜片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前端,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镜框的两侧相连接,所述镜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换气筒,两个所述换气筒均与所述镜框的内侧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气筒内设置有微型风扇,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均与所述微信风扇电连接的控制开关和微型电池,所述换气筒的上端设置有防菌护罩。
进一步,所述换气筒的上端呈喇叭状。
进一步,所述换气筒的外侧设有若干道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镜框的上端还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位于两个所述换气筒之间,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设置有LED开关,所述LED灯与所述微型电池、所述LED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镜框内侧的边缘设置有硅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在镜框上设置两个换气筒并且换气筒与镜框内侧连通实现气流的转换,因此当医护人员在佩戴时由于镜框内气流的流动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故而避免镜片内雾气的产生,达到防雾的效果;通过在至少一个换气筒内设置微型风扇和在镜框侧面配套设置微型电池和控制开关,在佩戴时,可开启微型风扇大大地提高气流交换的效率,更有效地防止起雾;如同常用护目镜一样,直接佩戴即可,可在有需要时将微型风扇的开启,使用方便;在换气筒的上端设置防菌护罩可以有效阻隔空气中的病菌进入到护目镜内部,还能防止手术时病人的血液或污液溅射,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可扩大应用范围,应用到更多场合;此外,防菌护罩通过弹性橡胶环或绑带固定在换气筒上,在必要时,可对防菌护罩进行更换,从而实现二次或多次使用,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设置防菌护罩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设置防菌护罩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防菌护罩后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辉,未经张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4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络筒夹盘机构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多功能冰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