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4193.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健;许兰进;吴召森;张明利;武周鹏;牛治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壹毫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朱亚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牵引 牵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通过柔性的线体进行组织牵引,尤其适合圆形、方形及其他异型创口,以及复杂的各类组织的应用场景,使用灵活方便,以皮肤牵拉为例,若为圆形创口,将组织牵引线一端穿入手术缝线针的针孔内,通过手术缝线针带动组织牵引线从创口周围的皮肤组织中穿过,再通过牵拉器拉动组织牵引线收缩,线体上的凸起可增大与皮肤组织的接触面积,不易撕裂,线体为柔性,可以适应创口形状,使得创口周边的组织所受的收缩力均匀,促进组织更好的生长,而且,相对于传统牵引针,与牵拉器配合时,无需设置针夹之类的中间部件,系统更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患者的皮肤、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囊、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的创口较大时,常常需要借助外力使创口两侧的组织逐渐伸展、直至愈合,以皮肤为例,现有常采用牵拉器配合牵引钢针进行皮肤牵拉,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518894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皮肤牵拉针,其在针体上间隔分布多个用于皮肤接触以增加牵拉接触面积的凸起,凸起与针体之间圆滑过渡,在使用时,通过针体的尖头将针体插到皮肤上,再通过牵拉装置对两根钢针进行牵拉。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皮肤被撕裂的问题,但是该皮肤牵拉针仅对于直线型的创口使用比较方便,对于圆形、方形以及其他异型创口不适用,以圆形为例,皮肤牵拉针无法提供给圆形创口边缘皮肤一个向圆心处均匀收缩的力,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仅适用于线型创口、还适用于各种异型创口、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的组织牵引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组织牵引线的组织牵拉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牵引线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组织牵引线包括柔性的线体以及沿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线体上的多个用于接触组织以增大牵拉接触面积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线体之间圆滑过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为球形或椭球形或胶囊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线体为柔性金属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通过浇筑方式固定在线体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在所述线体上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牵拉系统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组织牵拉系统包括:牵拉器、手术缝线针和至少一根组织牵引线;
组织牵引线,包括柔性的线体以及沿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线体上的多个用于接触组织以增大牵拉接触面积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线体之间圆滑过渡;
手术缝线针,用于带动组织牵引线从待牵拉组织中穿过;
牵拉器,用于拉动组织牵引线朝向组织缩口方向收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为球形或椭球形或胶囊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线体为柔性金属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通过浇筑方式固定在线体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凸起在所述线体上均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壹毫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壹毫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4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织牵拉器以及使用该组织牵拉器的组织牵拉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头部智能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