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尘肺病用药物吸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3293.8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牛燕英;尚念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燕英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A61M16/00;A61M16/14;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尘肺 用药 吸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肺病用药物吸入器,包括雾化器、氧气罐、混合室和面罩,雾化器的出药口通过出药管连接至混合室的入药口,入药口处设置入药阀,入药口在混合室内部与散药圆盘内腔相通,所述氧气罐通过输氧管连接至混合室的输氧口,输氧口处设置输氧阀,输氧口在混合室内部与散氧圆盘内腔相通,散药圆盘和散氧圆盘的相对的面上设置混合溢出孔,混合室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加热管和抽风扇,混合室中上部还设置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入药阀、输氧阀、抽风扇、加热管和雾化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雾化过程中雾化流体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实现雾化效果的最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肺病用药物吸入器。
背景技术
尘肺病,又称黑肺症,又称尘肺、砂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尘埃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灶。
为了缓解尘肺病人的病症,通常会采用药物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因尘肺病人呼吸系统比较薄弱,雾化流体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进一步刺激病人的呼吸系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另外,部分雾化设备加装了氧气罐,在雾化的过程中供氧,以防病人缺氧,但对氧气浓度缺少监控,也无法保证雾化药品和氧气混合均匀,如果氧气含量过高会发生醉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尘肺病用药物吸入器,雾化过程中能保证雾化流体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实现雾化效果的最优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尘肺病用药物吸入器,包括雾化器、氧气罐、混合室和面罩,所述雾化器的出药口通过出药管连接至混合室的入药口,入药口处设置入药阀,入药口在混合室内部与散药圆盘内腔相通,所述氧气罐通过输氧管连接至混合室的输氧口,输氧口处设置输氧阀,输氧口在混合室内部与散氧圆盘内腔相通,散药圆盘和散氧圆盘平行固定于混合室内部,散药圆盘和散氧圆盘的相对的面上设置混合溢出孔,混合室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加热管和抽风扇,所述混合室中上部还设置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混合室顶部出口通过送药管与面罩连通,出口处设置出口阀,所述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入药阀、输氧阀、出口阀、抽风扇、加热管和雾化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雾化器、氧气罐和面罩均直接采用市面现售的产品,入药阀、输氧阀和出口阀均采用电磁阀,使用时,将雾化用药品和水加入雾化器,雾化器通过入药管向混合室的散药圆盘内腔通入雾化流体,与此同时,氧气罐内的氧气通过输氧管输入至混合室的散氧圆盘,散药圆盘内的药雾和散氧圆盘中的氧气分别通过混合溢出孔溢出后混合,并经由混合室内的空隙流向出口,通过送药管送向面罩,抽风扇可辅助药雾快速达到面罩。雾化过程中,由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混合后药雾的氧气浓度和温度,如果氧气浓度超过50%则立即关停输氧阀,停止氧气输送,防止病人醉氧,如果检测到温度过低,则开启加热管进行加热,如果温度过高,则立即关停入药阀、输氧阀、出口阀和加热管,直至温度降至标准范围再重新开启出口阀,加热管的启闭视情况而定,如果出口阀重新开启后,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一直高于加热临界值(22℃),则不再开启加热管加热,如果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下降至加热临界值以下,则重新开启加热管进行加热,为了方便控温,加热管可采用市面现售的恒温加热管,温度检测器作为辅助检测器件,在恒温加热管工作异常时,能快速响应,防止出现药雾过热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散药圆盘设于散氧圆盘上方,防止加热管温度过高影响药效。
优选地,所述氧传感器设有2-3个,按圆周对称分布设于抽风扇外周,测得的药雾的氧气浓度值为所有氧传感器的测量均值,以防输氧阀的误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燕英,未经牛燕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3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采样管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油封O型弹簧吸取上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