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2582.6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3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山;李博融;董长松;李震;王君鹭;冯俊琪;刘智;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隧道 内地 震波 探测 检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包括手扶杆,手扶杆端头通过衔接端口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固定承力杆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金属耦合板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本实用新型将地震检波器设计成为增大接触面积的可控式检波器,构思巧妙、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将耦合检波器合理的应用到隧道地震波观测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波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
背景技术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隧道隐伏地质灾害探测中,往往由于隧洞内复杂环境导致地质预报人员安全产生一定威胁,地质预报人员不能靠近施工,初支完成后由于隧道扰动及支护原因导致背后隐伏地质灾害发生,例如富水溶腔渗漏、大面积脱空及隐伏洞穴充填物突出等。隧道拱顶、侧壁存在隐伏溶洞及空腔时,传统的地震波法限于检波器耦合的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布设,即使勉强用强力胶粘住其效果也往往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增大接触面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扶杆,手扶杆端头通过衔接端口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固定承力杆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金属耦合板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
衔接端口处设置螺丝旋钮母头嵌套于手扶杆端部,固定承力杆端头为一螺丝旋钮公头并与手扶杆进行螺旋连接。
高灵敏度检波器通过加长线与夹子连接。
金属耦合板为弧板或平板,固定承力杆外端通过螺丝与金属耦合板进行连接。
固定焊接槽为一圆柱形中空铁槽,其与金属耦合板焊接连接,将高灵敏度检波器置于铁槽内与铁槽无缝密实焊接。
金属耦合板为弧板或平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地震检波器设计成为增大接触面积的可控式检波器,实用性极强,金属耦合板表层可用黄油等耦合剂与墙面紧贴,可以增大感应效果,手扶杆可以采用多级伸缩增减设计,需要长距离时伸长,短距离时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图(金属耦合板为弧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图(金属耦合板为平板)。
图3为固定焊接槽大样图。
图4为衔接端口纵剖图。
图5为衔接端口横剖图。
图中,1-金属耦合板、2-固定承力杆、3-固定焊接槽、4-高灵敏度检波器、5-加长线、6-夹子、7-手扶杆、8-衔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包括手扶杆7,长1.5~5米,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可用轻便的铝合金或者强度较高的复合塑料材质。手扶杆7端头通过衔接端口8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2,固定承力杆2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1,采用不同铸铁即可。金属耦合板1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3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4。
衔接端口8处设置螺丝旋钮母头嵌套于手扶杆7端部,固定承力杆2端头为一螺丝旋钮公头并与手扶杆7进行螺旋连接。
高灵敏度检波器4通过加长线5与夹子6连接,夹子6与不同尺寸的覆盖电缆拾振接头连接。高灵敏度检波器4也可为组合检波器。加长线可设计插头增加减少长度一般为3~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2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冲击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