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康复锻炼的新型牵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1458.8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春玲 |
| 地址: | 110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康复 锻炼 新型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康复锻炼的新型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第二固定组件来回移动对患者进行牵引,无需医护人员费力操作,且传动方式稳定,并且牵引时施加的作用力均匀,提升了牵引的效果和安全性,其次,通过滑动固定块,使得第一不完全齿轮或第二不完全齿轮滑动至内齿环的内侧,从而完成对牵引锻炼牵引长度的调节,由此提升了装置牵引长度的调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科康复锻炼的新型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
传统的骨科康复锻炼牵引方式大多为医护人员手动牵引,医护人员人工牵引的方式对医护人员体力消耗多大,难以长时间维持良好的牵引效果,存在人工牵引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人工牵引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骨科康复锻炼的新型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骨科康复锻炼的新型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侧设置有内齿环,且内齿环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箱的牵引杆,并且牵引杆的末端与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的前端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后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转杆,所述驱动转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与内齿环啮合传动的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箱的调节筒柱,且调节筒柱的后端面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固定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固定块的固定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牵引台的顶部开设有多组配合固定螺栓使用的固定螺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转杆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的内壁与驱动转杆的外表壁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将患者的受伤的腿部进行固定,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转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与内齿环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内齿环左右来回移动,由此带动牵引杆和第二固定组件左右来回滑动,从而带动患者的腿部完成弯曲拉伸的牵引锻炼,本装置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第二固定组件来回移动对患者进行牵引,无需医护人员费力操作,且传动方式稳定,并且牵引时施加的作用力均匀,提升了牵引的效果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1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