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1103.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5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德;潘学义;刘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居博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5/00;F24F3/14;F24F11/89;F24F13/24;F24F13/3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控制装置,所述新风系统箱内部设置有新风管和出风管,所述新风管与出风管之间交叉设置,且其交叉设置的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新风管和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室内与室外设置,所述新风管位于室外的一端设置有滤器,所述新风管位于新风系统箱内部靠近室外的一段依次设置由空气除湿器、空气加湿器和湿度检测器,所述新风管靠近室内的一段表面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热交换器,有利于对新风管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从而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温度,以及通过设有空气除湿器和空气加湿器,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新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地区不同,室内室外温度不同,因此导致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和湿度均不符合标准温度和湿度,并且新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其热交换效率较低,新风温度改变不明显。
因此,发明一种新风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控制装置,通过设有第二热交换器,有利于对新风管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从而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温度,以及通过设有空气除湿器和空气加湿器,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湿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控制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所述新风系统箱内部设置有新风管和出风管,所述新风管与出风管之间交叉设置,且其交叉设置的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新风管和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室内与室外设置,所述新风管位于室外的一端设置有滤器,所述新风管位于新风系统箱内部靠近室外的一段依次设置由空气除湿器、空气加湿器和湿度检测器,所述新风管靠近室内的一段表面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之间设置有接入管,所述接入管内部设置有消音套,所述接入管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管,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接入管两侧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接入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导热管之间连通设置,所述壳体位于隔离板两侧分别开设有出质管和进质管,所述进质管两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三通阀,两个所述三通阀之间设置有加热管和冷却管,所述加热管两端之间设置有空气加热器,所述冷却管两端之间设置有空气制冷器。
优选的,所述湿度检测器位于新风管的空气除湿器和空气加湿器的后端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器位于新风管的第二热交换器后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空气除湿器和空气加湿器之间采用并联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和空气制冷器之间采用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消音套采用表面开设通孔设置,所述消音套的中心线与接入管的中心线相同,且消音套外壁与接入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质管的一端与出风管相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出风管靠近室外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一段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质管的一端贯穿新风系统箱与室外相通,或所述进质管的一端贯穿新风系统箱与室内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热交换器,有利于经过空气加热器和空气制冷器将经过新风管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从而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温度,以及通过设有空气除湿器和空气加湿器,有效的控制新风管进入室内空气的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居博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居博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1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式十字板剪切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阻燃耐火型改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