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孤石爆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0884.X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3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孤石 爆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孤石爆破装置,包括圆柱状爆破本体,导爆索及包裹在该爆破本体外部的圆柱状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顶部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导爆索一端贯穿密封堵头延伸至保护壳内,所述爆破本体由多个独立爆破体采用专用粘胶粘接而成,相邻两个独立爆破体上、下端相互粘接,多个所述独立爆破体内均设有炸药、雷管以及与所述的雷管相匹配的引线,引线水平穿过独立爆破体侧壁与导爆索连接,独立爆破体底部由隔层板分隔形成一个密闭夹层。本实用新型在爆破孤石时,逐级爆破,减缓爆破装置内部炸药的能量释放速度,降低了飞石的产生及减小飞石的抛掷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孤石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作为矿石等能源物质的主要来源,矿山的开采常用的都是爆破方法,但是在爆破后,会产生大体积的孤石,难以搬运,一般为降低成本或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孤石基本采用药壶爆破,大块解小爆破更为频繁,但是在爆破过程中,由于爆破体力学性质、炸药匹配、孤石的地质结构、爆破参数等因数的影响,爆破孤石时容易产生飞石,造成安全事故,一般情况,孤石越硬、脆,越容易产生飞石,这个人为无法控制,而爆破时,炸药能量释放过快,也容易产生飞石,孤石上层爆破需要的炸药量较小就可完成,内部未受到风化腐蚀等影响,爆破时需要的炸药量较多,采取分级爆破孤石,减小飞石产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孤石爆破装置,用以解决孤石在爆破时,对其分级爆破,减少飞石的产生及飞石产生后降低其飞行的距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矿用孤石爆破装置,包括圆柱状爆破本体,导爆索及包裹在该爆破本体外部的圆柱状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顶部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导爆索一端贯穿密封堵头延伸至保护壳内,所述爆破本体由多个独立爆破体采用专用粘胶粘接而成,相邻两个独立爆破体上、下端相互粘接,多个所述独立爆破体内均设有炸药、雷管以及与所述的雷管相匹配的引线,引线水平穿过独立爆破体侧壁与导爆索连接,独立爆破体底部由隔层板分隔形成一个密闭夹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状的用以爆破孤石的爆破本体及包裹在爆破本体外的圆柱状保护壳,保护壳顶部设有密封堵头用以防止内部的爆破本体受污染,导爆索一端穿过密闭堵头延伸至保护壳内并与爆破本体连接,待孤石上圆形炮眼人工钻成型后,将爆破装置放入炮眼中,点燃导爆索用以引爆爆破本体,该爆破本体由多个独立爆破体采用专用粘胶粘接而成,相邻两个独立爆破体的上下端相互粘接,所需的独立爆破体数量根据现场孤石的体积大小及炮眼的深度而定,每个独立爆破体内均设有炸药、雷管及与所述雷管匹配的引线,引线水平穿过独立爆破体侧壁与导爆索连接,独立爆破体底部由隔层板分隔形成一个密闭夹层,密闭夹层具有一定的高度,将两个独立爆破体分隔一定距离,这样每个独立爆破体的引线被引燃的时间相互不同,导爆索引燃后,顶部的独立爆破体首先被引爆,对孤石的表层开始爆破,两相邻独立爆破体的引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每个独立爆破体被引爆的时间形成间隔,这样从孤石的表层逐级向内部引爆,这样整个爆破装置的炸药能量释放时间减缓,爆破时产生的飞石就减少了,减少了孤石爆破产生的安全隐患。爆破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爆破本体由上至下,独立爆破体内的炸药量逐级增多,每个独立爆破体内的炸药量为0.2-0.4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0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铁路的牲畜驱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墙面喷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