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0136.1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依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室内 温湿度 检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湿度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器电路、存储电路、无线信号收发电路、供电电路及显示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及湿度传感器电路均与所述AD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存储电路、无线信号收发电路、供电电路及显示电路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电路及湿度传感器电路分别检测所在环境的温度数据及湿度数据,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检测精度高,并且能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用户体验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而温湿度传感器是众多传感器中的一种,用途十分广泛。当前实验室或机房内都有非常多的精密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由于精度非常高,若是环境中温度变化较大,或者湿度较高都会导致其精度的下降,因此,需要对这些仪器设备所处环境的温湿度进行预测,进而提前控制环境的温湿度。当应用于智能家具系统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温湿度传感器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且检测不灵敏,其检测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误差比较大,信号传输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不灵敏、检测准确性误差较大、信号传输稳定性较差等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湿度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器电路、存储电路、无线信号收发电路、供电电路及显示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及湿度传感器电路均与所述AD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存储电路、无线信号收发电路、供电电路及显示电路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3、晶振Y1、电阻R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及电容C6,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第一引脚经电容C3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经电阻R1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及第十四引脚分别经电容C4及电容C5接地,所述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3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及单片机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均经电容C6接地。
优选地,所述AD转换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U4、电容C7、电容C8及电容C9,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四引脚、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及电容C9的一端均与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三引脚、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及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包括第一检测芯片U1及电容C1,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包括第二检测芯片U2及电容C2,所述第一检测芯片U1及第二检测芯片U2的第一引脚均与AD转换芯片U4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芯片U1及第二检测芯片U2的第六引脚均与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芯片U1的第五引脚经电容C1接地,所述第二检测芯片U2的第五引脚经电容C2接地。
优选地,所述无线信号收发电路包括无线收发芯片U6、电感L1、电阻R2、电阻R6、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及电容C15,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电感L1的一端均与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6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与无线收发芯片U6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6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6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及第九引脚均与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第三十六引脚、第三十五引脚、第三十四引脚、第三十三引脚、第三十二引脚及第三十一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依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依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0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风电运维船起锚机构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