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下自动擦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9734.7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6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俞锦涛;王松青;谢彦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26;A61L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自动 擦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自动擦洗结构,包括顶部驱动件、U型架、侧部丝杆、轴承、连接件、环形毛刷、导向件,顶部驱动件安装于U型架,顶部驱动件与侧部丝杆固定连接并带动侧部丝杆转动,轴承螺接于侧部丝杆,轴承分别与连接件和导向件固定连接,U型架包括两个侧臂,侧臂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通过侧部丝杆、轴承、连接件的配合使轴承沿滑动槽上下运动,带动环形毛刷对机器外部进行清洁消毒,实现了对机器人壳体的自身自动消毒作业,提高了消毒作业效率,可以快速完成自身消毒后连续投入不同场景作业,降低了人工干预、实现全过程的无人化作业,通过液体消毒液擦拭,消毒效果测试,消毒时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自动擦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毒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当中、会经常进入感染区进行工作,自身外壳消毒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消毒机器人消毒作业过程中,需要进入不同的感染区与非感染区穿插消毒作业,当从一个感染区出来时,车体本身已经被污染,需要对自身外壳进行消毒后才能进入非感染区。
现有市场上的消毒机器人很少考虑自身的自动消毒结构,自身的消毒完全依靠人员用消毒液进行手动擦拭消毒。此种方式有三个缺点:
1.需要人力作业,增加人力成本;
2.自身消毒作业效率低,无法快速完成自身消毒后连续投入不同场景作业;
3.存在功能缺陷,没有考虑自身自动消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上下自动擦洗结构,其能解决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下自动擦洗结构,包括顶部驱动件、U型架、侧部丝杆、轴承、连接件、环形毛刷、导向件,所述顶部驱动件安装于所述U型架,所述顶部驱动件与所述侧部丝杆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侧部丝杆转动,所述轴承螺接于所述侧部丝杆,所述轴承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导向件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包括两个侧臂,所述侧臂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导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槽,所述顶部驱动件运作带动所述侧部丝杆转动,使所述侧部丝杆相对所述轴承转动,通过所述轴承上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滑动槽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臂平行于所述侧部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呈工字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件分布于所述U型架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毛刷与待清洗的机器外壳相匹配,两个所述侧臂分布于所述环形毛刷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毛刷呈圆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驱动件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毛刷的内径相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轴承螺接于所述侧部丝杆,所述轴承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导向件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包括两个侧臂,所述侧臂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导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槽,所述顶部驱动件运作带动所述侧部丝杆转动,使所述侧部丝杆相对所述轴承转动,通过所述轴承上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滑动槽上下滑动。通过侧部丝杆、轴承、连接件的配合使所述轴承沿所述滑动槽上下运动,带动环形毛刷对机器外部进行清洁消毒,实现了对机器人壳体的自身自动消毒作业,提高了消毒作业效率,可以快速完成自身消毒后连续投入不同场景作业,降低了人工干预、实现全过程的无人化作业,通过液体消毒液擦拭,消毒效果测试,消毒时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灯翻转照射消毒结构
- 下一篇:金属制品加工的原料打磨抛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