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储罐加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9574.6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谷长超;韩健;白飞;高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加热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原油储罐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储罐、加热锅炉和换热器;储罐包括储罐本体、加热盘管和充水夹套,加热盘管设置于储罐本体内,充水夹套套设于储罐本体的外侧;加热锅炉的出口与换热器的热水入口连通,换热器的温水出口与充水夹套的入水口连通,充水夹套的出水口与加热锅炉的入口连通,加热盘管的高温加热油入口与换热器的高温加热油出口连通,加热盘管的低温加热油出口与换热器的低温加热油入口连通。本公开的系统结构紧凑,能量利用率高、加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原油储罐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储罐是指用来盛装原油的大型容器,主要由罐壁、罐顶、罐底以及其他附件构成,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原油开采后贮藏于储罐,但由于温度降低后原油凝结而不能保持流动状态,因此为了保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的流速和流量,实现安全高效运输,对原油加热以提高其流动性是非常必要的。现有技术都是采用热交换的方法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降低粘度,提高流动性能。
原油一般储存于油库的储罐之中,目前的原油储罐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匀,资源消耗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原油储罐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加热速度慢、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油储罐加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原油储罐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储罐、加热锅炉和换热器;所述储罐包括储罐本体、加热盘管和充水夹套,所述加热盘管设置于所述储罐本体内,所述充水夹套套设于所述储罐本体的外侧;
所述加热锅炉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温水出口与所述充水夹套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充水夹套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锅炉的入口连通,所述加热盘管的高温加热油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高温加热油出口连通,所述加热盘管的低温加热油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低温加热油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管设置于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为具有环盘缠绕结构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沿管体延伸方向包括波峰区、强化区和波谷区。
可选地,所述储罐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充水夹套的外侧以包覆所述充水夹套和所述储罐本体的侧壁;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2-7cm。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选自石棉层、陶瓷纤维层、玻璃棉层或岩棉层。
可选地,所述储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装置以将储罐内的气体排出。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为排气风扇和/或排气窗。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壳式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壳式换热器;所述低温加热油入口和所述高温加热油出口分别与所述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程流体连通,所述热水入口和所述温水出口分别与所述板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和/或油泵;
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充水夹套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锅炉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油泵的油出口与所述加热盘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油泵的油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高温加热油出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原油储罐加热系统中将夹套与换热器相结合,能够实现低温水与原料油的二次换热,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