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侧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9013.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东;翁其坤;胡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陈菊珍 |
地址: | 3631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骨架、复合材料密封板、若干个碳纤维板及连接件,采用复合材料密封板和若干个碳纤维板取代现有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侧蒙皮,不仅能实现整车轻量化且免去喷涂工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将若干个碳纤维板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当车身侧围发生碰撞,某处出现损坏的情况,只需更换某个碳纤维板即可,无需将整个侧蒙皮更换,不仅更换简单且更换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车身侧围结构作为整车造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其结构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成本。现有的车身侧围结构由骨架和侧蒙皮组成,所述侧蒙皮一体成型。一方面,当车身发生撞击时,侧蒙皮的某处发生损坏,就得更换整个侧蒙皮,更换过程不仅工艺复杂耗时且成本高;另一方面,现有的车身的侧蒙皮采用玻璃纤维制成,不仅重量重,无法满足现有市场对整车轻量化的需求,而且用玻璃纤维制成侧蒙皮,侧蒙皮表面需经过喷涂工艺,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环保且能实现轻量化的车身侧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材料密封板、若干个碳纤维板及连接件,所述的复合材料密封板其外侧面与侧围骨架连接,所述复合材料密封板其内侧面与碳纤维板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碳纤维板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碳纤维板通过连接件与骨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上述连接件包括预埋在碳纤维板上的第一固定支架、预埋在侧围骨架上的螺母预埋件、设有止口垫的螺栓、螺母及分别设置在复合材料密封板与碳纤维板上的螺栓孔,设有止口垫的螺栓穿过螺栓孔,一端通过螺母预埋件及螺母固定在侧围骨架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支架与碳纤维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若干个碳纤维板,相邻的碳纤维板间横向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碳纤维板由上碳纤维板及下纤维板组成,上碳纤维板与下纤维板的横向长度相同,上碳纤维板与下纤维板通过工字型型材连接,上碳纤维板的下沿插入工字型型材的凹槽内,下纤维板的上沿插入工字型型材的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复合材料密封板厚度在0.5mm以上,1mm以下,其中厚度0.8mm为最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复合材料密封板与侧围骨架通过密封胶垫粘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复合材料密封板与侧围骨架通过铆钉铆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碳纤维板上的螺栓孔上设置有装饰扣。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骨架、复合材料密封板、若干个碳纤维板及连接件,采用复合材料密封板和若干个碳纤维板取代现有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侧蒙皮,不仅能实现整车轻量化且免去喷涂工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将若干个碳纤维板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当车身侧围发生碰撞,某处出现损坏的情况,只需更换某个碳纤维板即可,无需将整个侧蒙皮更换,不仅更换简单且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向界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分解结构图;
图4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器硬件热保护电路结构
- 下一篇: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