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8585.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辅城坳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背夹磁吸 充电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包括壳体、电源充电模块、背夹、磁吸充电头和充电转接头,电源充电模块内置于壳体内,背夹设置在壳体背面,壳体正面设有用于固定手机的滑槽,磁吸充电头设置在壳体下端,充电转接头一端用于插入手机的充电口,另一端用于与磁吸充电头吸合充电。所述充电保护套设有背夹,方便携带,可以挂在皮带上、口袋上等一切可以用夹子外挂的地方;充电转接头不会明显增加手机的重量,使用者保持体验裸机重量和感觉,采用磁吸充电方案,磨损小,使用寿命长,既解决了使用移动电源需要找电源线,分体携带不便的烦恼,又解决了传统充电保护套增加手机重量,造成使用者手疲劳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其耗电量也逐渐增大,不少人在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充电宝),移动电源作为储能电源可以随时为手机充电,但是移动电源一般容量大,体积也大,携带不够方便,为此有人将移动电源与手机保护套整合为一体,形成了手机充电保护套,手机充电保护套内置电源充电模块,使用时把手机安装到手机充电保护套内,然后使手机充电保护套的充电头插入手机的充电口内,就可以及时充电了,如专利号为CN201220581141.3、名称为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套的中国实用新型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手机保护套,但是该手机保护套会增加手机的重量,使用时非常笨重,使用者的手容易疲劳,而且充电头与手机的充电口需要反复插接,会影响充电口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加手机重量、不影响充电口使用寿命的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包括壳体、电源充电模块、背夹、磁吸充电头和充电转接头,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内置于壳体内,用于为手机充电,所述背夹设置在壳体背面,所述壳体正面设有用于固定手机的滑槽,所述磁吸充电头设置在壳体下端,并与电源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转接头一端用于插入手机的充电口,另一端用于与磁吸充电头吸合充电。
其中,所述电源充电模块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侧面设有避让孔,用于露出所述充电口。
其中,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充电口为安卓MicroUSB2.0接口或TYPE-C接口。
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电量指示灯,所述电源开关和电量指示灯均与电源充电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充电模块还包括用于在电源开关打开时自动开始充电,以及在检测到未处于充电状态30S后自动断电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的壳体背面设有背夹,方便携带,可以挂在皮带上、口袋上等一切可以用夹子外挂的地方,随时随地补充手机电量;平时充电转接头就插接在手机的充电口上,由于充电转接头体积小、重量轻,不会明显增加手机的重量,使用者保持体验裸机重量和感觉,需要充电时,只需要把插接有充电转接头的手机装入壳体的滑槽内即可,充电转接头和壳体上的磁吸充电头自然吸合,就可以进行充电了,使用手机时直接把手机从充电保护套内拿出来即可,非常方便,由于采用磁吸充电方案,磨损很小,使用寿命长,尤其是不会对手机的充电口造成大的损伤。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使用移动电源需要找电源线,分体携带不便的烦恼,又解决了传统充电保护套增加手机重量,造成使用者手疲劳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背夹磁吸充电保护套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8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