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线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7886.3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通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科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2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控制系统 线路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线路板,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线路板包括电流信号传输线路和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控制信号包括智能网关控制命令信号和干接点控制信号,经过485通信接口接线触点、485隔离模块的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的接线触点、继电器驱动电路接线触点、单刀双掷继电器的接线触点及继电器接口的接线触点后,传输至外接智能控制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得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网关之间建立一个控制信号传输通道,同时在离线状态下建立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控制信号通道,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线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们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需求,智能家居行业也随之不断蓬勃发展。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空调、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为人们提供一种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目前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智能网关连接云端进而连接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直接由智能网关连接智能终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管理智能家居设备。如何将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联系及离线状态下如何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管理成为智能家居管理系统设计者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线路板,在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网关之间建立一个控制信号传输通道,同时在离线状态下建立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控制信号通道,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线路和信号线路,
其中,电流线路包括: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的正极接线触点和负极接线触点;电源接口正极接线触点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线圈正极接线触点、继电器驱动电路公共端接线触点、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输入端接线触点,电源接口负极接线触点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地端接线触点、485隔离电源模块负端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地端接线触点、光耦隔离模块发射极接线触点;单刀双掷继电器线圈负极接线触点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信号输出端接线触点;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输出端接线触点连接485隔离电源模块正端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电源输入端接线触点、光耦隔离模块集电极接线触点;
信号线路包括:外部智能网关控制信号依次流经485通信接口接线触点、485隔离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线触点、485隔离模块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发送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收接线触点;干接点控制命令依次流经干接点信号输入接口接线触点、光耦隔离模块光耦阴极接线触点、光耦隔离模块发射极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干接点信号输入通用输入输出口接线触点;控制单元发出的继电器控制信号依次流经继电器驱动信号输出通用输入输出口接线触点、继电器驱动电路信号输入接线触点、继电器驱动电路信号输出接线触点、单刀双掷继电器线圈负极接线触点、单刀双掷继电器常开端口接线触点和常闭端口接线触点,单刀双掷继电器常开端口接线触点和常闭端口接线触点分别连接继电器外接常开接线端口接线触点和继电器外接常闭接线端口接线触点;微控制单元对智能网关的应答信号依次流经微控制单元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发送接线触点、485隔离模块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收接线触点、485隔离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线触点、485通信接口接线触点,然后输出至外部智能网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以通过智能网关与智能家居之间的控制信号传输通道或离线状态下的控制信号传输通道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线路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通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科通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7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