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4664.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材料 新型 立体 网状 生态 护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该复合材料由一层或多层立体网站材料组成。立体网状材料由短丝胶粘复合构成或与长丝编织绞联构成,材料耐酸碱腐蚀、耐氧化,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该复合材料的立体网状结构具备大孔隙与柔性的特点,能够缓释风浪冲刷,适合植物根系的穿刺生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较高的比表面积,形成近似自然的生态驳岸,用于硬化驳岸生态化改造和土质驳岸水土保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河道、水库等驳岸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湖泊河道等水体驳岸受风浪侵蚀,水体流失现象较为广泛,常用的驳岸改造与护堤模式是驳岸硬化,包括混凝土硬化、浆砌石硬化、石笼类挡墙硬化等,以此实现堤岸的保护,但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自然驳岸是水体自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硬化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驳岸硬化需要取直河道,使河岸平滑,出现水流速度加快、水域面积缩小等现象,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河道纳污能力、自净能力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驳岸改造和硬化驳岸生态化改造,特别需要一种新型丝状柔性生态护堤,克服自然驳岸容易受到风浪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塌陷现象,克服硬化驳岸生态功能严重缺失,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设计理念新颖,采用具有阻尼缓冲与高比表面积丝状惰性材料制成,在自然界中可长久存在,解决现有驳岸改造方式缺乏生态功能的缺点和对已有硬化驳岸生态功能丧失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其特征在于:组成生态护堤的立体网状柔性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短丝胶粘复合构成或由有机高分子长丝编织绞联构成。
进一步,所述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内部设置种植孔,在种植孔内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加强护坡强度。
进一步,所述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多孔隙表面可以直接铺设草坪或种植草籽。
进一步,所述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网状结构作为生物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可以发挥生态驳岸净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为模块化单元,安装快捷方便,采用丝状柔性材料制成,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阻尼效果好,惰性材质耐候性强,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丝状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穿刺扎根,利于驳岸上植物的生长;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繁殖,利于微生物种群多样化,可以发挥生态驳岸净水功能。网状柔性复合材柔性特质有利于缓解风浪的强度与冲击性,利于驳岸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断面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拼装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大落差水位土质驳岸改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小落差水位土质驳岸改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硬质驳岸改造示意图;
图中1-基于复合材料的新型立体网状生态护堤;2-固定重物;3-固定挤压块;4-挺水植物;5-装饰石块;6-草坪等植被植物;7-固定卡扣;1-1立体网状基材;1-2植物种植孔;1-3微生物膜与小型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4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攀登架
- 下一篇:底架与副车架连接板、连接机构及混凝土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