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4475.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平;肖香;陆鹏;曾文豪;黄建航;吴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46/12;B01D53/5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涂柳晓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臭氧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包括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连接法兰连接除尘净化段,除尘净化段通过连接法兰和管道连接第一级臭氧投加段,第一级臭氧投加段连接第一层催化床段的一端,第一层催化床段连接第二级臭氧投加段,第二级臭氧投加段连接第二层催化床段的一端,第二层催化床段的另一端连接出气口。含颗粒物、NOx、VOCs等污染物的复杂废气由进气口进入装置的除尘净化段进行除尘,然后通入第一级臭氧投加段通入臭氧,在第一层催化床段催化反应,随后进入第二级臭氧投加段,与补充加入的臭氧充分混合后进入第二层催化床段,与臭氧进一步反应去除,最后废气进入出气口后,进入后续净化装置,从而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PM2.5和臭氧仍存在超标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业生产排放的NOx和VOCs是PM2.5 和臭氧的主要前体物,因此控制工业废气中NOx和VOCs的排放,对控制和治理环境空气PM2.5和臭氧污染意义重大。目前,针对NOx和VOCs的控制,氧化法多有应用,包括气相/液相氧化剂氧化和热力氧化。但单纯的氧化工艺装置较为简单,存在反应时间短、易堵塞、污染物反应不彻底,且工艺药剂、能耗高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除尘净化段的一端,所述除尘净化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和管道连接第一级臭氧投加段的一端,所述第一级臭氧投加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一层催化床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层催化床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二级臭氧投加段的顶部,所述第二级臭氧投加段的底部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二层催化床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层催化床段的另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连接管道上固定套接气体分析取样管。
优选的,所述除尘净化段中部为中空圆柱结构,两端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除尘净化段的原状管道外壁开有两个半圆状插槽,所述插槽和除尘净化段的圆柱管内壁间分别滑动卡接第一级滤网和第二级滤网,且插槽外壁处安装有密封门,所述除尘净化段的圆柱管道靠近第一级臭氧投加段的一侧管壁上固定套接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级臭氧投加段包括文丘里装置,所述文丘里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和管道连接除尘净化段的出气端,所述文丘里装置的外壁上固定贯穿有第一级臭氧布气管,所述文丘里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喇叭套的小径端,所述喇叭套的大径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一层催化床段,且喇叭套的大径端内壁固定套接气体均布栅格。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催化床段和第二层催化床段均包括圆柱外壳、催化剂和支撑层,所述第一层催化床段的圆柱外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级臭氧投加段和第二级臭氧投加段,所述第二层催化床段的圆柱外壳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级臭氧投加段和出气口,所述支撑层包括固定焊接在圆柱外壳内壁的不锈钢架和固定焊接不锈钢架内壁的不锈钢网,所述催化剂分布在支撑层的不锈钢网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催化床段和第二层催化床段的圆柱外壳上均开有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为人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级臭氧投加段外壳长度与第一层催化床段和第二层催化床段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级臭氧投加段外壳上固定套接第二级臭氧布气管。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与第二层催化床段连接的一端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气体分析取样管套接在喇叭状小径端的管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设备结构紧凑、气体混合均匀性好、氧化剂充分利用消耗少、污染物氧化效果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4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养殖业用饲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接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