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3774.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7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邓俊;熊飞龙;张新英;褚敏;程文明;李海;孙勇;胡帮市;周雪峰;李俊林;连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市五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G19/06 | 分类号: | G01G1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修红霞 |
地址: | 067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超偏载 测量 功能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属于称重设备技术领域,轨道衡包括基座、在基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称重梁、以及固定在每个称重梁上方的台面轨,称重梁借助限位装置与基座连接,称重梁的前后两端与基座之间都设置有称重传感器,轨道衡还包括用来连接两个称重梁的横向连接梁,关键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梁包括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结构相同且都是包括联接板、以及固定在联接板左右两端的端板,每个端板都与位于其外侧的称重梁固定连接,端板沿左右方向的厚度h为15‑25mm。使轨道衡不仅具有称重功能,还具有超偏载检测功能,可以为用户节省设备投入成本,达到用户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称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轨道衡,特别是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经济利益驱使,铁路货车超载、偏载现象严重,造成车辆设备损伤,大大降低了车辆使用寿命,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为超载、偏载问题不能在装车现场及时发现,造成铁路运输成本增加。在车辆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车的超载、偏载所造成的危害是重大的,不仅对车辆、线路、道岔的损害严重,而且极易造成车辆燃轴、切轴及车辆颠覆等重大事故。
近些年,各铁路局也都在安装CPZ-100型超偏载检测设备,其多用于车站内,当各企业的货物到达车站时进行超偏载检测,发现不达标的车辆时需要将车辆牵引回企业重新装车,这个过程非常繁琐,其无法在车辆出厂时从源头上对车辆的超偏载情况进行检测,而且虽然CPZ-100设备是专用于超偏载检测的设备,但是其设备及土建近200万的造价,非常高昂,如果作为源头检测设备,对各企业来说势必是个不小的负担。
现实情况是各工矿企业都有进出厂货物称量的轨道衡设备,其计量精度可达贸易结算的要求,如果能在既有轨道衡上增加超偏载检测功能,其不仅可节省成本,同时也能满足超偏载检测数据的要求,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超偏载检测的实质是,在车辆动态运行的状态下,准确地测出每个车轮的轮重。多年来,也有些国家在研制各种检测方法来实现对车辆超偏载的测量,但都不适合中国铁路,其中有些是设计原理不健全,太过理想化;有些是准确度太低、适应性差。
传统超偏载采用了二力合成的原理来实现对单个动态轮重的检测,其结构是以每两个压力传感器(实际上每个重力传感器既作测力传感元件用,同时又是一根轨枕的支撑座)为一组压力单元,再在这两个压力传感器各自外端的钢轨中性轴上安装剪力传感器,形成剪力与压力合成的测力单元,几个这样的测力单元联成一个加长的连续不断的测力区,当车轮行进到测力区时,压力传感器和剪力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传递到采集仪的放大器中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接口等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后,送入计算机,经软件分析和对通过的车轮的各种数据的处理,并识别机车和货车车型等,计算出每个货车车轮的轮重,将每节车的各轮重加以比较和分析得出超偏载的各参数。但是,这种结构的超偏载设备复杂度高,设备造价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使轨道衡原整体转向架受力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采用软性连接梁结构,使轨道衡不仅具有称重功能,还具有超偏载检测功能,可以为用户节省设备投入成本,达到用户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包括基座、在基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称重梁、以及固定在每个称重梁上方的台面轨,称重梁借助限位装置与基座连接,称重梁的前后两端与基座之间都设置有称重传感器,轨道衡还包括用来连接两个称重梁的横向连接梁,关键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梁包括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结构相同且都是包括联接板、以及固定在联接板左右两端的端板,每个端板都与位于其外侧的称重梁固定连接,端板沿左右方向的厚度h为15-25mm。
在端板与联接板之间固定有筋板。
在联接板的前、后侧都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筋板,联接板前、后两侧的筋板沿联接板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市五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未经承德市五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3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流车型统计设备
- 下一篇:RFID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