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3421.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丁芳;何艳;陈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后仰 下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包括:升降下颌托、综合气囊;所述升降下颌托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患者的下颌下方;所述综合气囊包括:颈托气囊、两个下颌托气囊和充气囊;两个所述下颌托气囊分别设置在颈托气囊两侧,且颈托气囊与下颌托气囊相互连通,所述下颌托气囊与升降下颌托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颈托气囊与充气囊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综合气囊对升降下颌托进行控制,综合气囊包括:颈托气囊、两个下颌托气囊和充气囊;利用充气囊通过颈托气囊对与其两侧连通的下颌托气囊充气,就能控制升降下颌托对患者的下颌进行支撑托起,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
背景技术
托下颌是用以解决呼吸道梗阻与不畅的临时操作和基本处置方法。在外科手术中,非插管患者和未应用喉罩的患者容易因舌后坠造成呼吸道梗阻导致出现低氧血症。需要医生将患者的下颌托起,使其舌体抬离咽后壁,解除呼吸道梗阻。
目前,临床中往往采用托下颌装置将患者的下颌托起,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下颌被托起的姿势,有效避免呼吸道梗阻。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托下颌装置需要繁琐的操作才能将患者的下颌固定在被托起的姿势,无法适用于紧急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解决了托下颌装置操作繁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所述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包括:升降下颌托、综合气囊;所述升降下颌托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患者两侧下颌的下方;所述综合气囊包括:颈托气囊、两个下颌托气囊和充气囊;两个所述下颌托气囊分别设置在颈托气囊两侧,且颈托气囊与下颌托气囊相互连通,所述下颌托气囊与升降下颌托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颈托气囊与充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还包括:底板、枕垫;所述升降下颌托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枕垫铺设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枕垫与颈托气囊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颈托气囊的位置与患者颈部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升降下颌托包括:下颌托板、连接杆、升降支撑板和套筒;所述下颌托板位于套筒上方,所述升降支撑板位于套筒内,下颌托板与升降支撑板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下颌托气囊通过开口进入套筒内部,且所述下颌托气囊位于升降支撑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患者的颈椎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升降下颌托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沿滑轨方向滑动,调整两侧升降下颌托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底板之间通过涨紧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颈托气囊与下颌托气囊之间通过伸缩管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头后仰托下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综合气囊对升降下颌托进行控制,综合气囊包括:颈托气囊、两个下颌托气囊和充气囊;利用充气囊通过颈托气囊对与其两侧连通的下颌托气囊充气,就能控制升降下颌托对患者的下颌进行支撑托起,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3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歇式冷却液出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淋浴花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