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2665.7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C3/02;F16B3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输出 端防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包括输出主轴和螺母;输出主轴末端周面上设置有轴向的凹槽;螺母一端从内壁轴向向外延伸,形成薄壁端,螺母安装至输出主轴末端,薄壁端与凹槽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向凹槽内变形延伸的凹陷,凹陷部分卡在凹槽内。可有效的防止变速器在大马力车型及恶劣工况下工作时螺母松动,导致漏油甚至烧箱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变速器输出端的螺母是在尾部镶嵌尼龙圈,靠尼龙材料的压缩变形实现防松,这种结构在国内外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效果比较良好,但近年随着国内商用车行业飞速发展,发动机马力不断提升,整车使用环境也复杂多样,频繁出现变速器输出端凸缘螺母松动的故障,严重时可能导致漏油甚至烧箱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有效的防止变速器在大马力车型及恶劣工况下工作时的螺母松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包括输出主轴和螺母;
输出主轴末端周面上设置有轴向的凹槽;螺母一端从内壁轴向向外延伸,形成薄壁端,螺母安装至输出主轴末端,薄壁端与凹槽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向凹槽内变形延伸的凹陷,凹陷部分卡在凹槽内。
优选的,输出主轴末端周面上设置两个对称的凹槽,薄壁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凹陷。
优选的,凹陷部分两侧与凹槽内壁接触。
优选的,薄壁端厚度为1.5-3mm。
优选的,凹槽宽度为8-15mm。
优选的,薄壁端硬度为HRC25-30。
优选的,螺母采用凸缘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主轴上设置凹槽,在安装在输出主轴的螺母上设置薄壁端,在薄壁端设置凹陷与凹槽配合,使螺母卡在输出主轴上,这种结构可有效的防止变速器在大马力车型及恶劣工况下工作时螺母松动,导致漏油甚至烧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主轴末端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出主轴;2-凹槽;3-螺母;4-薄壁端;5-输出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器输出端防松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输出主轴1、输出法兰5和螺母3,输出主轴1为变速器的输出端。
如图1所示,输出主轴1末端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凹槽2,凹槽2沿轴向设置,凹槽2宽度为8-15mm。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螺母3采用凸缘螺母,凸缘螺母的凸缘部分为前端,螺母3的后端从内壁轴向向外延伸,形成薄壁端4,薄壁端4为圆筒端。
如图3所示,将输出法兰5和凸缘螺母依次安装至输出主轴1末端,凸缘螺母的薄壁端4与凹槽2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向凹槽2内变形延伸的凹陷,凹陷部分卡在凹槽2内,输出主轴1与凸缘螺母分别对输出法兰5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2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缆铺线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演播室用便携摄像机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