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2619.7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盾安防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D13/015;A41D13/05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内置 安全气囊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防护不充分等问题。本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包括设置于驾驶服内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保护人体颈部的护颈部,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保护人体尾椎的后保护部,后保护部设置于驾驶服的外侧,连接部上设置有充气口,当连接部、护颈部充气候会进行膨胀填充驾驶服,后保护部充气后会形变保护人体尾椎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防护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骑行服是指骑行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时的专业运动服。骑行服的分类可以有多种分法,可按照季节来分类,也可按照面料、款式分类,也可按照制作工艺来分类,骑行服包括自行车骑行服,与摩托车骑行服,摩托车骑行服,摩托车骑行服以防风、防护为主要目的。
摩托车骑行服大多都是在安全气囊式的,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按压衣服上的按钮或者引绳来打开安全气囊,现有摩托车骑行服内的安全气囊大多都是背带式的,当气囊被完全充气打开时,安全气囊会夹紧头部和胸部,使重要部位免于受伤,但由于背带式安全气囊在打开时,后部的中间位置处是空的,无法完全保护脊柱、颈部以及尾椎部免受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性好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能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所述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充气口,当连接部、护颈部和后保护部充气后会膨胀形变。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连接部包括用于保护人体胸部的前主体结构以及用于保护人体背部的后主体结构,所述的前主体结构与后主体结构内部相连通。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前主体结构包括两个前连接主体,两个前连接主体的下端与后主体结构相连接,并且至少有一个前连接主体与后主体结构内部相通,所述的护颈部设置于前连接主体的上部连接导通两个前连接主体内部。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护颈部设置于前连接主体的上部,护颈部与两个前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防护槽。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后主体结构包括与前连接主体内部相连通的后连接主体,所述的后连接主体呈片状覆盖于人体的背部上,所述的后连接主体上设有用于后连接主体与驾驶服固定的第一连接件。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后保护部设置于后连接主体的下部,后保护部与后连接主体的内部相连通。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两个前连接主体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前连接主体与后连接主体的连接侧部,其中一个连接侧部导通前连接主体与后连接主体,另一个连接侧部与前连接主体或后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至少有一个前连接主体远离连接侧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前主体结构与驾驶服固定的第二连接件。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后保护部上设置有用于将后保护部固定在驾驶服外表面上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
在上述的防撞驾驶服内置式安全气囊组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设置于后保护部靠近后连接主体一侧,第二固定件设置于后保护部远离后连接主体一端,且位于第一固定件相反的一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固定件为扣钮,第二固定件为魔术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盾安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盾安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2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吸引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式个人防护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