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2242.5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杭;徐必业;陈明亚;胡奔;周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8/00 | 分类号: | B25J18/00;B25J19/00;B25J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地址: | 523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底座 线缆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面板过线板及第一线缆,底座具有一中空结构,底座设有围绕中空结构分布的容置空间,第一固定板固定于底座的上部,面板过线板固定于底座的下部,第一线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线缆的中部依次于容置空间的竖直方向绕成第一U形结构、于容置空间的横向方向围绕中空结构形成第二U形结构,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面板过线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的第一线缆的中部形成双U形的可活动结构,从而保证底座来回旋转时第一线缆有足够的余量,避免因拉扯到第一线缆而导致第一线缆扭断,进而提高了线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器人中,线缆对内走线型机器人的性能起关键作用,线缆由末端执行器一直汇流到机器人底座,然后通过重载与外部控制器进行交互,因此机器人底座的线缆最为错综复杂,如果线缆布置结构不合理,会导致空间占用大、线缆寿命低、安装时间长和对工人要求高等问题。在现有的机器人的底座内部结构中,一般采用中空减速机加同步轮的结构进行传动,且线缆直接从中空减速机经过,这会容易造成线缆扭断、磨损等问题,从而造成机器人报警、线缆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可提高线缆使用寿命、结构紧凑的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线缆使用寿命、结构紧凑的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面板过线板及第一线缆,所述底座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底座设有围绕所述中空结构分布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面板过线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下部,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中部依次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竖直方向绕成第一U形结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横向方向围绕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二U 形结构,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面板过线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及凸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一侧的安装部,所述中空结构及所述容置空间均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内,所述安装部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面板过线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较佳地,所述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还包括线缆过线板,所述线缆过线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线缆过线板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线缆穿过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面板过线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保护层。
较佳地,所述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板及第二线缆,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中部依次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竖直方向绕成第三U 形结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横向方向围绕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四U形结构,所述第二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面板过线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间隔分布。
较佳地,所述第一U形结构与所述第三U形结构呈间隔分布。
较佳地,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的另一端并排连接。
较佳地,所述机器人底座的线缆布置结构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减速电机呈实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2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尾螺套安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工业挂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