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式储棉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1825.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宏;沈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3 | 代理人: | 曹善健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式储棉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式储棉箱,包括储棉箱本体,储棉箱本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储棉腔室,储棉箱本体内部位于第一储棉腔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储棉腔室,第一储棉腔室和第二储棉腔室之间水平对称设置有二抽拉板,储棉箱本体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抽拉板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内嵌于轨道中,储棉箱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二出板口,储棉箱本体上端设置有主管,主管的下端连通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一贯穿抽拉板且支管一的下开口位于第一储棉腔室内部的靠上位置,支管二位于第二储棉腔室内部的靠上位置,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和阀门二,第一储棉腔室的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层式储棉箱。
背景技术
棉纺是指把棉纤维加工成为棉纱、棉线的纺纱工艺过程。在棉纺工艺过程中,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过程。在整个棉纺工艺中,杂质的去除主要在清花和梳棉过程中实现。
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艺,将原料棉花通过开清棉机械混合、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中的角钉、打手的撕扯、打击作用进行开松、简单初步除杂后通过输棉管传输至储棉箱内。
但是现有储棉箱内部只有一个储棉腔室,当储棉腔室内部被棉絮装满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储棉腔室内部的棉絮清空,为了防止在清空储棉腔室中的棉絮时输棉管中新输送出来的棉絮飞散出储棉箱,工作人员需要在清空储棉腔室时关闭设备停止输棉管往储棉腔室输送棉絮,并且等待清空完成后再启动设备继续对原料棉花进行开棉。该过程使开清棉的生产效率降低,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关停和启动,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该过程操作方式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储棉腔室中的棉絮进行清空且在清空过程中不需要关闭设备,同时不会造成新输出的棉絮飘散出储棉箱的现象的分层式储棉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层式储棉箱,包括储棉箱本体,所述储棉箱本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储棉腔室,所述储棉箱本体内部位于第一储棉腔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储棉腔室,所述第一储棉腔室和第二储棉腔室之间水平对称设置有二抽拉板,所述储棉箱本体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抽拉板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内嵌于所述轨道中,所述储棉箱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二出板口,所述抽拉板远离支管一的一侧向外穿过所述出板口,所述储棉箱本体上端设置有主管,所述主管的下端连通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所述支管一贯穿抽拉板且支管一的下开口位于第一储棉腔室内部的靠上位置,所述支管二位于第二储棉腔室内部的靠上位置,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第一储棉腔室的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抽拉板将第一储棉腔室和第二储棉腔室隔开可以防止棉絮从第二储棉腔室进入到第一储棉腔室中。平时工作时阀门一处于打开状态,阀门二处于关闭状态,棉絮通过主管到支管一然后进入到第一储棉腔室中,当第一储棉腔室快要装满棉絮时打开阀门二并关闭阀门一,棉絮停止再进入到第一储棉腔室中而通过支管二进入到第二储棉腔室,此时工作人员可以从第一储棉腔室下端的物料出口将第一储棉腔室中的棉絮清空,清空完毕后关闭物料出口并打开阀门一,关闭阀门二,然后再将抽拉板抽出储棉箱本体,使第二储棉腔室中的棉絮落到第一储棉腔室中,最后再插回抽拉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板口的上下内壁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和抽拉板的上下表面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拉板从储棉箱本体中抽出时,刷毛能够将粘附于抽拉板上下表面上的棉絮刷掉,防止棉絮随抽拉板一起带出储棉箱。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水平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挡板能够初步防止棉絮进入到轨道中二影响滑块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1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粉表面气相沉积碳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菌灌装的风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