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0679.5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晨;张学范;辛宗伟;崔剑;孙文慧;任万杰;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度 发生器 饱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度计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包括恒温槽(5)、增湿盘管(2),增湿盘管(2)为串联的n层水平盘管,n不小于2,每层水平盘管向下层延伸的管路拐弯处设置高度为1/2管径的挡水隔板(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和增湿效率高,压力降可忽略不计。可将多级盘管及管路放置在恒温槽中,维持饱和器的温度恒定,也可将多级盘管单独作为饱和器使用。适用于双温法、分流法、渗透法等原理的湿度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度计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
湿度发生器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利用气液、气固两相平衡产生恒定湿气的设备。饱和器是湿度发生器中发生饱和水汽的装置。
建立在发生饱和湿气基础上的各种恒湿气体发生器,其性能与饱和器的加湿效率密切相关。
小体积的饱和器气流经过水面的时间短,难以达到理想饱和状态。采用多级串联的饱和器,虽然能够延长气流经过水面的时间,却同时增大了饱和器的体积,串联的级数受恒温槽容积的限制,且级数越多压力降越大,影响气流的饱和。气流在体积小巧的饱和器难以达到饱和状态,影响湿度发生器的性能。
由于饱和器中存在大量的水,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会导致饱和器中水溢出,不易将多余水排出,导致设备短路发生危险,并且由于水量不足导致实际应用时难以加湿到指定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湿盘管结构设计,在有限空间中延长饱和器内气流与水的接触时间,增加气流与水的接触面积;通过进出气管与增湿盘管内部气流空间截面相匹配,减小压力降,实现提高气流的饱和率的目的。同时由于饱和器密闭空间,水能且只能从排水口流出,避免损坏电路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包括恒温槽、增湿盘管;其中,增湿盘管为串联的n层水平盘管,n不小于2,每层水平盘管向下层延伸的管路拐弯处设置高度为1/3-2/3管径的挡水隔板 (7);
优选的,每层水平盘管向下层延伸的管路拐弯处设置高度约为 1/2管径的挡水隔板;
优选的,水平盘管间的层间距大于等于管的外直径。
更为优选的,水平盘管间的层间距相同。
最下层水平盘管通过三通分别与出气口和排水口连接,三通的中间端口与卡套球阀相连。
每层水平盘管向下层延伸的管路拐弯处设置高度约为1/2管径的挡水隔板,在此高度处气流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提高流经气体的载水量;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路截面与增湿盘管气流经过的截面相等。
如果需要运输或搬动或内部水被污染,想要排空全部水分时,可以直接将盘管倒置,这样各层水流不再受到隔板的阻挡,可将内部水分全部排出,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湿度发生器的饱和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和增湿效率高,压力降极小。可将多级盘管及管路放置在恒温槽中,维持饱和器的温度恒定,也可将多级盘管单独作为饱和器使用。适用于双温法、分流法、渗透法等原理的湿度发生器。特别适用于体积小巧、对饱和率要求高的湿度发生器,如分流式湿度发生器、双温法湿度发生器、便携式温湿度检定箱以及大型控湿仪器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增湿盘管主视图;
图3位增湿盘管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口;2-增湿盘管;3-卡套球阀;4-三通;5-恒温槽; 6-出气口;7-挡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